“邻避效应”指当地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等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以至于采取强烈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迎臂效应”指人们不排斥甚至欢迎相关项目的落地,认为其能给社区发展带来好处。下列做法中,有助于使“邻避效应”转化为“迎臂效应”的是
①政府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民意,提高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②政府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进行严格论证,听取专家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③政府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满足相关建设项目当地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
④政府在项目运行时要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