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常存善念
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制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恶的深渊。
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①__________。思想支配行动,这是一条定律。善念支配行动,则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
二是②__________。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因此说,善念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无形内驱力。
三是③__________。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积累。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善念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善念于崇高的信念。我们的信念,是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这样的信念一经在自己的头脑里生根,它就会成为自己的善念之源。
善念于正确的善恶现。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抑恶扬善,走向光明。善念于后天的实践。善恶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只有经过实践把善念转化为善行的时候,才能实现善念的社会价值,因为善念是根,善言是花,善行是果。要做到常存善意,就要经常自思内省,排除邪念。明代杨继盛在其《遗嘱》中有一段深刻的论述:“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还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意,便禁止勿思。”此段论述令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应该是恶当惊,是善则喜。去恶扬善,唯善是举。
常存善念,是一个人善言善行的思想根基,是一个人的崇高美德。有了这种美德,就可以乐善不倦,以善为宝,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小题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是写“善念”的,可在第一段中又提到“恶念”,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小题3】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试着将“推动作用”“积累作用”“导向作用”三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小题4】本文引用明代杨继盛的《遗嘱》中的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10 10:05: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