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眼  神
眼神可能比明晰的语言和思想更为复杂。它往往涵盖了意识和欲辨已忘言的潜意识。我曾看过聋哑人与聋哑人之间的谈话,他们几乎能用眼神进行交流,极少辅以手势。难以言传的交流中,眼神替代了语言。
京剧中,有数不清的脸谱,每张脸谱都很生动,却无法媲美梅兰芳大师的两池春水,那善睐的明眸让人遐思,男人原来也可以风情万种。有一种悲哀和愤怒是最深刻的,凝聚在鲁迅先生的那一道横眉,可是横眉之下的深邃怒目让横眉也苍白。而绽开在海角天涯,那令人心碎的美的一瞬,是被追逐的鹿回望猎手弓箭的哀怨一瞥;鹿回头,鹿的眼神犹如一声叹息,美,制止了杀戮。断桥相会的浪漫,剪烛西窗的誓言,莫不是惊鸿一瞥、一见倾心,要说情人间有一种约定,那应该是望断春心之后,眼神的轻轻一碰。
而世俗中的眼神,却缭绕着人间的烟火,描绘出人生的种种心境,敷衍出滚滚红尘的不同面具。可以不置一词,褒贬又尽在其中。
但凡喜时,喜上眉梢;但凡怒时,豹眼环睁;但凡哀时, ;但凡惧时, 。眼神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弱者的怯懦、强者的张扬、百姓的善良、歹徒的凶顽等等情态,何须言表,世相种种,均可在眼神中一一阅读。同事之间,友好、信赖、激励、欣赏的眼神,给人的感觉如沐春风;相反,三五成群,低低耳语,互相交换着诡秘的眼神,谎言的风暴已在酝酿,随之,另外一个人,可能会遭到空穴来风的袭击。这世间,眼神有温暖的,也有彻骨之寒的。
我国古代察人术,察人之要津全在于看人的眼睛。君子的眼神如朗星明月澄澈坦荡,小人的眼神如茔头磷火游移闪烁。一个人的眼神往往在向世人表明他的处世态度和原则,是忠诚正直,还是奸诈邪恶,去看看他的眼神,他便穷形尽相了。
无独有偶,国外有位饱经世故的哲学家,是天生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不过一只坏腿正好成了他了解别人的气压计或晴雨表。陌生人初次和他见面,如果把不怀好意的眼神停留在他坏腿的时间比停留在好腿的时间长些,他就有所疑忌;如果此人只把幸灾乐祸的眼神停留在他的坏腿上,而不去注意那条好腿,哲学家便决定不再和他进一步交往。
有时,眼神比哲学还深奥。人们从眼神中找到了通往人性幽深处最隐秘的通道。
(选自《纸上月光》,查一路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1版,有改动)
【小题1】作者为什么说“有时,眼神比哲学还深奥”?根据提示,用动宾短语填空。
【小题2】按要求回答问题。
(1)君子的眼神如朗星明月澄澈坦荡,小人的眼神如茔头磷火游移闪烁。(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2)但凡喜时,喜上眉梢;但凡怒时,豹眼环睁;但凡哀时,_____;但凡惧时,______ 。(仿照句式续写)
【小题3】结合《孔乙己》中“他的眼色,好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人们从眼神中找到了通往人性幽深处最隐秘的通道。”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06 08:02: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