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人需要出走
蒋 勋
①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容易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对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②欧洲有种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认识一个14岁的苏格兰小孩,带个毡呢帽,打扫厕所一个学期存了点钱,就到欧洲来旅行,钱花完了他一点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赚钱,再继续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时候感触很深,年轻人竟然可以这么不一样。他们将来长大以后,能担当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
③我希望壮游能带动年轻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将来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很多人要去欧洲,就会来问我:“我要去欧洲,要准备什么?”我就会反问他:“你觉得你要去做什么?”《西游记》孙悟空那么厉害,他一翻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那他去取经不是很容易吗?为什么需要唐三藏带?因为孙悟空没有动机,而唐三藏有动机。当你自己很清楚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强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都可以一层层地被克服,你就能走出去,就能壮游。
④“壮游”的“壮”字,包含了一个深刻的、跟当地文化没有偏见的对话关系。出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文化来检查自身文化的过程,是在比较中了解文化的不同的体验。
⑤人不可能不主观,可是在出游时,可以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即使只是参加旅行团出游,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体验跟视野。我带朋友去吴哥窟,我会说:“我现在带你们去柬埔寨人的家。”他们下车都会吓一跳,真的什么都没有。我们形容人穷叫“家徒四壁”,柬埔寨人连壁都没有。我在台湾,老觉得我还缺什么,到了那里,我以为我比柬埔寨人富有。可是后来我看到他们男男女女从田里回来,脱得光光的,在河里莲花当中,彼此泼水、唱歌,我觉得他们比我富裕太多了。我一生当中从没有这样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很大的收获。所以我觉得任何一次出游都值得,因为只要一对比,你就又可能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而是向内的反省。
⑥出走当然是一个很棒的选择,若短期无法成行,阅读、写作、聊天、学习、陪伴、分享、运动、散心、唱歌、画画……也是很不错的方法——只要是能让你的生活比重产生变化,避免脑子僵化、心灵麻木。
⑦你有多久没有抬头看天,低头看路边的小花小草,侧耳听在行道树上吱喳的小鸟鸣叫?就从这个简单的改变开始吧!
(有删改)
【小题1】纵观全文,说说文章首段的作用。
【小题2】阅读第③段,分析段落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3】文章第⑤段中说“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而且是向内的反省。”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题4】第⑥段所论述内容,写了很多“非出走”的方式,似乎与中心论点不符,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11 12:02: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