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①有一位大二的学生写信给我,说他学了自己不喜欢的金融专业,想要退学重新高考,学摄影,将来当摄影师。但他的家人认为金融赚钱而摄影只会砸钱,不让他退学。他在信中问我:“那我的梦想怎么办?梦想不应该比生存和成功都重要吗?”
②最近我看了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上演之前我听了许多恶评,说的是一个父亲,强行把自己未竟的摔跤梦安在女儿们头上,逼她们训练,最后获得世界冠军的故事。整个逻辑体系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事,赢了又如何?获得全世界,失去了梦想就什么也不是。等我看完电影,跟随电影中的小女孩一道長大,我才恍然明白他们的评价多么不靠谱:她们在泥泞村落长大,被同村小男生欺负,从小学做家务,朋友14岁就成为新娘。如果不曾进行摔跤训练,两姐妹也就会在未谙人事之龄就要肩负起做妻子、做母亲的重任。是父亲识出她们的运动天赋,带领甚至逼迫她们训练,让她们一步步成为国家运动员,成为世界冠军,不再受缚于印度传统女性的命运。是的,摔跤可能不是她们的梦想,但她们得到了金牌。这不免让我思索:对于年轻人来说,到底是梦想更重要还是生存和成功本身?如果单有生存和成功没有梦想,好歹也赢得了一些东西;反过来,单有梦想没有生存和成功,那你还剩下什么?
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重要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像阶梯一样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序就是:先求温饱,再思淫欲,再求片瓦遮头、出入平安。有了一个家,开始渴望亲情、渴望友情。得到这一切情感后盾后,人自然而然有虚荣,希望在社会上受尊重;自然而然有雄心,想做些什么,证明自己来过这世界。这顺序恐怕很难颠倒。如果你觉得金钱不重要,那很可能只说明一件事:你是被保护得太好的孩子,你并不知道,现在你吃进嘴的每口食物、穿上身的每件衣服、你买的每部手机听的每首歌……全都是用父母的金钱买来的。你在追求诗与远方,是他们在用劳动无怨无悔维持日常生活,即使那生活被你看成苟且。
④年少时的梦想,多半是为“三分钟热度”现身说法:听一场音乐会,就梦想成为灵魂歌手,全然不顾自己五音不全;看一部日本动画片,就热泪盈眶想学日语,背不完五十音就前功尽弃。我不否认有很多梦想既诚实又执着,但有多少只是蔷薇泡沫般的初梦?就像那想当摄影师的人,也许只是看了几篇鸡汤文就被洗脑,看过几张摄影照片就魂牵梦绕。你自以为的胸怀大志,很可能只是好高骛远。
⑤要如何知道真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如果你放弃一切追逐梦想,十年后发现你早已厌倦,甚至从未爱过,浪费的时间不会重来了,你怎么办?所以,在你最风华正茂、最能拼命的年纪,还是先追求生存吧。金钱或许万恶,但它最大的优点是赐予你自由。毕竟,在实现梦想之前,你首先要有养活自己的本事;在你鄙视追求财富的同时,你要证明你有生存的实力。梦想比生存重要,但生存却比梦想更急迫。
【小题1】文章以一封信开头,请分析其作用。
【小题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小题3】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15 01:0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