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读故事 明是非
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讲了两个故事,小丽同学感受颇深。

故事一:行己有耻 知耻后勇

格林尼亚,化学史上有名的“格氏试剂”的发明者,年轻时游手好闲,荒废了许多大好时光。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女伯爵毫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点儿,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这句话像针一样刺痛了他的心。他挥泪辞别双亲,来到里昂,拜师苦读。后来,他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经过无数次探索和实验,研制出一种重要的试剂,填补了化学史上的空白。191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

故事二:止于至善 立德修身

叶存仁,清朝雍正年间廉洁的官员,为官三十余载仍两袖清风。离职前夜,下属们送来一大堆礼品。叶存仁十分感慨,赋诗一首,最后两句话是:“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后将礼品全部退回。

(1)小丽通过学校广播站进行了宣传,并组织同学们反思:哪些做法应该“行己有耻”,哪些事情符合“止于至善”。请你分别列举身边的事例。(每个列举写两个)
(2)小丽在广播中号召同学们要真正做一个知耻善行的新时代中学生,从知耻和善行两个角度提出了诸多倡议,请你写出倡议的内容。(每个角度写两条)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分析说明题 更新时间:2019-08-07 10:43: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