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某校高一(1)班同学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交流感悟)
同学们就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展开讨论:
甲同学:1860年第一代自行车出现后,就深受富有阶层的青睐,将其当作寻求刺激的冒险玩具。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自行车因其安全、轻快、便捷,倍受中国老百姓的追捧,成为平民化的交通工具。
乙同学: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驾车出行舒适、高效、时尚,自行车这种出行工具逐渐“失宠”。
丙同学: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的今天,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因其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减少交通拥堵等优点,重新受到人们的眷顾。
(1)材料中三位同学的讨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理性分析)
同学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弱势地位越来越突出:自行车停放场所普遍缺乏,路权严重受损,许多自行车道被用作汽车泊车位;汽车文明欠缺,骑车人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解决绿色出行难的问题。(建言献策)
未来1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要靠市场来推动,又要靠政府来扶持;可以在某些地区率先发展,然后再带动全国的发展。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