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问题。
人造太阳
何平
①前不久,一条新闻引起全世界关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人造太阳”调试成功,年内即可试发电。
②“人造太阳”? 难道真要在地球上造一个太阳?当然不是!“人造太阳”是指科学家利用太阳核反应原理,为人类制造一种能提供能源的机器—人工可控核聚变装置,科学家称它为“全超导托克马克试验装置”。
③太阳的光和热,于氢的两个③同胞兄弟—氘和氚(物理学叫氢的同位素)在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人造太阳”就是模仿这一过程。
④氢弹是人们最早制造出的“人造太阳”。但氢弹的聚变过程是不可控的,它瞬间释放出的世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切。而“全超导托克马克试验装置”却能够稳定控制核聚变,使聚变产生的能量缓缓输出,转化为人们可持续使用的电能。
⑤核聚变反应,首要条件是高温高压。太阳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压强达到3000多亿个大气压。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太阳的聚变反应非常容易。但在地球上可不容易,因为用任何一种材料制作的容器都无法耐受这样的高温高压。
⑥怎么办?科学家们想到了用磁场做容器。从氢弹爆炸至今,科学界用了60年的努力,目前己成功地在磁场容器中将温度提高到4亿至5亿摄氏度,然后投入氘氚产生聚变反应。但由于很难把这种高温长时间维持下去,所以全世界30多个国家上百个实验装置的聚变放电时间都很短!少则几秒,长的也不过数百秒。我国从1965年研究“人造太阳”开始,如今己能使放电时间持续千秒以上。
⑦所以,科学家说,建设核聚变电站投入民用,至少要再等上50年时间。但等待是值得的!现在地球上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至多可用200年时间,其中石油不足50年。即使目前核裂变电站使用的铀燃料,全世界也只能再开采60年。用这些材料做能源还有个致命弱点—环境污染!
⑧相反,氘和氚却是清洁能源,如空气中平时就有氘和氚。所以不用担心聚变反应会产生废气、废渣和放射性污染等问题。有人担心电站爆炸,但科学家说,聚变在磁场中进行,维持温度已很不易,只要稍微马虎,温度就会降下来,聚变就停止了,因此爆炸的可能性是零。
⑨氘和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渴的能源。世界海洋中大概蕴藏了40万亿吨氘。如果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这比太阳的寿命还要长了。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人造太阳的反应原理和过程。
【小题2】文章第五段加点词“首要”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3】第⑦段划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科学家说,建设核聚变电站投入民用,至少要再等上50年时间。但等待是值得的!”,联系文章,简要概括值得等待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9-27 06:34: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