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树懒:看上去很懒
①树懒的名声相当糟糕。在这个星球上任何一种语言中,这种生物的俗称含义都差不多。在英语中,它是“sloth/懒惰”;法语中则是“la paresse/懒家伙”;德语里面,它是“das Faultier/懒动物”;西班牙语里面则是“el perezoso/懒惰的熊”,诸如此类。
②当然,这些不是毫无依据。但这种刻板印象,遮盖了树懒身上更加有趣的真相。
③树懒确实行动很缓慢,哪怕最快速度,它们差不多每秒钟也只能移动6厘米,但是它们并不懒。很多年前,英国斯旺西大学的生物学家洛瑞·威尔逊发明了“动物日记”——一个精巧的电子设备,可以将动物的运动状况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当时,这个小发明主要只用在研究像企鹅或是鸬鹚这种快速移动的动物上。后来,这一发明也用到了树懒身上。威尔逊发现,事实上,行动缓慢并不意味着树懒懒惰。生活在充满了捕食者的世界里,你或许会认为敏捷是个优点。在树懒生活的中美洲和南美洲森林冠层里,猴子确实是选择了敏捷路线,但树懒面对这样的危险只是一笑而过。当那些猴子四处奔逃的时候,它们只不过缓慢地闭上了眼睛。比起四处逃跑寻找掩体,树懒选择了更加令人叹服的策略:隐形。
④对于一只树懒来说,最恐怖的天敌莫过于角雕。角雕是强悍的大雕,有着最骇人的爪子和恐怖的尖嘴。面对它们,树懒一丁点儿生还的希望都没有。除非它们可以行动缓慢到角雕看不见它们。树懒根本不是懒,它们只是超级谨慎。而使出这项绝招却需要花很大力气。想象一下吊环上的体操运动员,当他处在十字状态,然后将双脚抬至水平位置的时候,他的肌肉会不停地发抖。可对于一只树懒来说,这种体操技巧只是小儿科。它们可以完全安详地处在十字坐姿,好像完全不需要肌肉费什么劲儿,像是引力彻底消失了。
⑤树懒还有一项绝技:憋。它们的胃重可以高达它们体重的三分之一,这是同等体型的动物的胃的两倍多。人们发现,这是它们极其俭省的消化策略的一部分。相比于其他哺乳动物,一只树懒吃的很少,但是这点少量的食物却要在树懒的肠道里面经历一段难以置信的曲折历程。一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研究指出,食物从进入树懒嘴里算起,要经过50天才能到达它的肛门。50天不排便着实令人吃惊。食物经过50天漫长历程,排出时只是一团充满纤维的硬粪球。
⑥当然,一只表情僵硬的树懒看起来就是个傻瓜。但真相是,人类甚至还没怎么搞清楚树懒表现成这个样子的真正原因。如此不同寻常,而我们又知之甚少,这样的哺乳动物在这个星球上其实已经不多了。
【小题1】第③自然段“它们差不多每秒钟也只能移动6厘米”中加点词语“差不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2】第⑤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根据文段内容,说说人们对树懒的刻板印象遮盖了什么真相。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01 01:04: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