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卢沟桥的特点。
【小题2】文章引用了马可·波罗的话仅仅是为了说明这座桥的闻名世界吗?如果不是,还说明了什么?
【小题3】什么是“联拱石桥”?文章在此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小题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引文中的一连串数字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5】“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小题6】下边是作者给育才中学学生的信中的一段话。根据这段话提供的信息,在文中的空格处补上一句话。
  卢沟桥的各拱长度如下:中间一孔最长,为21.6米,往北去的五孔是21.2米,20.5米,19.7米,18.6米,16.0米,往南去的五孔是20.6米,19.6米,18.3米,19.0米,16.1米。
【小题7】下边的说法中哪一项符合文章的原意?
A.因为永定河经常发大水,所以卢沟桥采用了联拱的结构。
B.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10个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C.卢沟桥的桥面是用8米宽的石板铺砌成的,这也是卢沟桥结构坚固的原因之一。
D.桥面的两旁有石栏石柱,上面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小题8】下边的文字是写苏州吴门桥的。说说卢沟桥和吴门桥有什么不同之处。
吴门桥呈拱形,横跨于波涛滚滚的京杭大运河之上。从船上望去,蓝天碧水之间,像出现了一条长虹。
【小题9】为第一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小题10】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用简洁的话回答。
【小题11】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小题1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小题13】“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小题14】第一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30 02:38: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