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手机成为我们共同的敌人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勒多年来她一直在警告我们,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特克勒发现,在表面波澜不惊的生活下,潜藏着一股巨大的暗流,它将人们之间的距离拉远了,哪怕表面上恰恰相反。对于青少年一边编写短信息,一边和谈话对象保持眼神交流的新技能,特克勒持批判态度,因为这是在假装专注和关心。她担心年青的一代会越来越冷漠,因为孩子们见面更少,发短信更频繁,他们不知道如何理解他人,以及对他人的举止和表情做出恰当的反应。特克勒表示,面对面的对话是人类最富有人性的沟通途径。在谈话中,我们展现自己,认识其他人,学会如何被理解,学习接受和拒绝。而总盯着大大小小的屏幕,对获得这样的经验毫无益处。
在线聊天提供了一种不成熟的联系方式。特克勒表示:短信息服务如此流行,是因为它为沟通构建了一种新的可能,让人与人之间可以不用真正亲近地交流——不管是空间上的还是情感上的。人们之间的距离总是足够远,可以避免受伤;也足够近,可以有保持联系的感觉。
手机依赖症
电子产品的诱惑可能很快就会占据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青少年感觉不到自己失去了控制权,或是被推送信息和不耐烦的朋友们所烦扰。一个16岁的德国姑娘这样描述她的感觉:“真正让我烦心的,是必须马上回复信息的压力。其他人可以看到你在线,如果你没有立即回复,几分钟后就会有人问你:‘你生我的气了吗?怎么不回复我?’”
研究智能手机用户在应用软件上行为方式的德国信息专家亚历山大·马克维茨称之为“数字时代的集体崩溃”。马克维茨相信,持续被外界信息打断思路会损害我们的大脑,影响我们的思考能力和专注力。很多手机应用软件利用神经活动的规律,促进幸福激素多巴胺的释放,让我们一再拿起手机。马克维茨说,大多数人已经适应了这种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严重依赖手机,甚至出现了行为障碍。
而来自乌尔姆的脑研究学者、成功的作家曼弗雷德·施皮策尔对此发表了最尖锐的观点。他认为电脑和手机让人愚蠢,现代人正走在“数字化痴呆症”的道路上。
你会怎么做?
对于如何对待电子产品,86岁的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给出了一个答案。40多年前,他做了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实验大体过程是:一个学龄前儿童坐在棉花糖等甜品前,一个成人告诉他,你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也可以等我再次来到房间时再吃,这样我会再给你一个。结果是,约1/3的孩子马上吃掉了棉花糖,1/3先是克制自己,但最终没忍住,还有1/3则做到了耐心等待。
在接下来十几年里,米歇尔一直在观察这些孩子中的一部分。他确信,那些能够克制自己的人,总体而言在学校成绩更好,身材更加苗条,过着更好的生活。
控制冲动是人生成功的基本条件,能让胖者变瘦,在多年后仍然维持婚姻的完整,学业、事业都更加成功。冲动控制是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如走路、说话一样习得。而教会孩子自我控制、遵守纪律、坚持等品质,是父母的首要任务。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增加与其他人相处和交流的时间。知道如何掌控自我的人,才能赢回遗失的自由和独立。
(节选自《读者》2017年第4期,有删改)
链接一:
有关机构对大学生“是否想过放弃手机游戏”的调查统计结果:

链接二:
科学家发现肥胖是会传染的,它会在家庭内部和朋友之间传染。如果一个人身边有个朋友超重了,那么他变胖的概率就会增加171%。科学家也发现“自控力可以传染”,如果一个人戒烟了,那么他家人和朋友戒烟的概率也会增加。上述事实说明:坏习惯和积极的改变都能像细菌一样在人群中传播,而且没有人能完全不受其影响。
(摘自 《自控力》,有删改)
链接三:
德比大学的智能手机效应研究人员建议,在手机和应用程序上研发健康提醒功能。这可能是其中一种解决办法,但我们还要让年轻父母意识到与孩子交流和玩耍的重要性,因为0到5岁是儿童智力和情感发育最关键的阶段。我们需要广泛宣传沉迷数码产品的危害,同时也要重视“父母因玩手机而忽视孩子”的风险,正如我们要意识到“在汽车中吸烟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一样。帮助孩子克服手机依赖症的责任在父母,而非学校或社会。
(摘自《糟糕的家庭教育才是罪魁祸首》)
【小题1】阅读上述村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勒长期研究手机等电子产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B.电子产品的诱惑占据了优势,青少年感觉不到它已使自己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权。
C.调查显示,没想过放弃手机游戏的人比较少,可见少部分人认识到手机游戏有害。
D.专家认为父母因玩手机而忽视孩子的风险远小于在汽车中吸烟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小题2】对手机危害人类生活的概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有些青少年能边编写短信息边和谈话对象保持眼神交流,说明其专注力、沟通力不断提高。
B.外界信息持续冲击使人类大脑严重受损,出现了行为障碍,此即“数字时代的集体崩溃”。
C.人们沉溺于手机,皆因很多手机应用软件利用神经活动规律,促进幸福激素多巴胺的释放。
D.脑研究学者施皮策尔认为智能手机让人愚蠢,现代人必将走上“数字化痴呆症”的道路。
【小题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当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尽量增加与其他人相处和交流的时间。
B.提高自身抵御手机诱惑的能力,需要更多接近那些不依赖手机的人。
C.智能手机用户应积极主动在手机和应用程序上研发健康提醒功能。
D.在儿童智力情感发育关键期,年轻父母应放下手机,与孩子交流。
【小题4】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特克勒发现,在表面波澜不惊的生活下,潜藏着一股巨大的暗流,它将人们之间的距离拉远了,哪怕表面上恰恰相反。
【小题5】克服手机依赖症主要是靠家庭还是靠自己?请根据材料内容并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02 07:01: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