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堆,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千米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米以上,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千米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千米/小时,波长为475千米。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全球的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小题1】下面对海啸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
B.海啸是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短波。 |
C.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大。 |
D.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周期是比较短的。 |
【小题2】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运用下定义、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海啸的基本情况。 |
B.第②自然段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海啸的成因类型。 |
C.第③自然段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海啸是—种重力长波。 |
D.第④自然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海啸多发生在太平洋地区。 |
【小题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总领全文,严谨简略,想象有趣,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B.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太多”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
C.第④自然段说明海啸只发生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 |
D.这篇说明文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海啸研究领域的—些科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