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为什么不同的人口味喜好不同?口味的不同是否与人的本质区别——基因有关呢?

②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饮食喜好不只与味觉基因有关,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

③拿香菜来说,喜欢香菜的人吃什么都想放点香菜进去,厌恶香菜的人闻着味道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不同人种间,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2012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统计发现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最多,有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和3%。研究发现,这是11号染色体rs72921001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而且,如果or6a2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就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闻起来觉得有点像碱性肥皂味。

④从源头上说,我们的味觉基因包括“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五个大类。酸、甜、苦、咸、鲜是基本的味觉组成,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

⑤苦味味蕾是口腔中最发达的味蕾,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种类最多的,有数十种,这也表明苦味基因是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说明对人体有帮助。比如,有种苦味基因为tas2rl6,这个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尝出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霉素。

⑥2011年6月,复旦大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tas2rl6苦味基因最发达,他们还推测出5000年~6000年前,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苦味的人被淘汰,而那些无毒或毒性很低的植物被保留下来并进化至今。

⑦再来说甜。哺乳动物往往是通过对舌头味蕾中神经细胞产生的味觉受体来辨别味道的,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便会产生电流刺激,令大脑感知这种味道。美国科学家曾在人类第四对染色体上鉴别出了与感受甜味有关的基因。而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则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甜味受体的产生受特定基因控制。

⑧辣味基因的发现,源自意大利科学家“重走丝绸之路”的创举。他们开创性地对古丝路上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影响的部落进行了研究,并从他们经久不变的饮食习惯中探究出关于基因对口味的影响。从已知基因中发现8个突变位点,其中就包括一个与感受辣味相关的离子通道蛋白编码基因,这个基因决定了人们辣口味的偏好。

⑨因此,挑食或许只是基因不同。佛罗里达大学嗅觉和味觉中心的一位科学家称,与男性相比,味觉超常的能力在女性身上更为常见,而亚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中味觉超常的人又比白种人多。在美国,大约有15%的人是味觉超常人士。

⑩当然,美食不止跟味觉、嗅觉基因有关,它还蕴含着感情与历史。大多数人都具有小时候形成的故乡味觉记忆,它非常强烈,让人对之念念不忘,据说孩子想家了,多半是想家里的饭菜了。

(摘自《人民日报》)

【小题1】第③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改为括号内的词语,哪一句改变了原意?(  )
A.饮食喜好不只(不仅)与味觉基因有关,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
B.如果or6a2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就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闻起来觉得有点(略微)像碱性肥皂味。
C.他们还推测(预测)出5000年~6000年前,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苦味的人被淘汰。
D.因此,挑食或许(可能)只是基因不同。
【小题3】鲁迅小说《社戏》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有同学看完本文后,认为《社戏》中的“我”觉得那夜豆最好吃,完全取决于“我”的味觉和嗅觉基因。请你根据本文的知识,说说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01 06:25: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