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谷氨酸是鲜味剂味精的主要成分,以前主要用植物(如大豆等)蛋白质水解法生产。1957年,日本率先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成功。常用的谷氨酸产生菌有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杆菌等。将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生物素等成分配制成培养液,将培养液投放到发酵罐中,通过98 kPa的蒸气进行处理,冷却后,加入菌种。发酵过程要不断地通入无菌的空气,并不断搅拌。将温度控制在30 ℃~37 ℃,pH为7~8的条件下,经过28 h~32 h,培养液中就会生成大量的谷氨酸。然后在生成的培养液中加入纯碱溶液中和,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等处理,就制成了味精。
(1)很久以前,人们就初步认识了发酵现象,并利用其生产多种食品,但直到近代,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发酵是由下列哪些生物引起的(______)
A.细菌 B.真菌 C.微生物 D.一种特殊物质
(2)酒酿也是一种发酵产品,它是由下列哪些微生物发酵产生的(_____)
A.乳酸菌 B.细菌 C.酵母菌 D.醋酸菌
(3)生产味精时,当把培养液投入到发酵罐中后,要通入98 kPa的蒸气是为了(____)
A.消毒 B.杀灭杂菌C.更适于谷氨酸杆菌生长 D.保证发酵罐中的温度
(4)发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生产、食品工业等多个方面。除了味精、酒酿等,试着再写出两种发酵产品:_____和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