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将把数据存在哪里
任志方
①2016年2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数据存储技术,利用玻璃中的微型纳米结构去编码信息。
基于这一技术,标准尺寸光碟能保存约360TB的数据,而在温度高达190C的环境中可维持长达138亿年。这一时间与宇宙的历史相仿,达到地球年龄的3倍。
②这一技术被称作“五维数据存储”,最初发表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中。自那时以来,科学家仍在继续对技术进行优化。目前,科学家计划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甚至实现商用。
③参与这项研究的研究生艾比德,帕特尔表示:“我们可以编码任何信息,我们没有局限,只要给我们文件,我们就能将文件录入光碟。
④计图五维光碟能使用位于玻璃碟片内的微型物理结构,即“纳米格栅”去保存信息,而通过读取折射的激光可以表达5种数据状态。这也是这种技术名称的
。利用激光技术,设备可以知道纳米格栅的方向激光折射的强度以及用X、Y乙.轴表示的空间中位置。因此,相对于传统光碟,五维光碟的数据,而五维光碟存储的数报排完碟的数据存储密度更大:蓝光光碟可以保存128CB的数据,而五维光碟存储的数据可以达到蓝光的近3000倍,即360TB.
⑤由于玻璃是一种坚固的材料,只有很高的原战据在非常长的时间里不会丢失。研究有着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因此这种五维光碟能确保数据在非常长的时间里不会丢失。研究人员表示,五维光碟可以耐1000℃的高温。
⑥对图书馆和博物馆来说, 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很有潜力。而科学家认为,这一技术也可以在不久的未来得到商用。尽管在这种光碟中记录信息还需要用到成本高昂的实验室激光设备,但光碟数据的读取并不困难。南安普顿大学的团队表示,类似DVD播放器的光碟读实取设备将在几十年中面市。
⑦“互联网之支”温顿·瑟夫曾提出这样 一个假设:我们创造的旧的文件格式不能用最新软件来阅读,因为不能总是保证新软件能与过去匹配。因此长久下去的情况是,即便我们汇集了大量数字内容,我们可能都不会知道这些内容是什么。由于我们进入到“教字黑暗时代”,随着硬件和软件过时,未来的人可能难以找到有关21世纪的任何记录。在信息能长期保存的情况下,如何使过去的信息被将来的人解读?
⑧1963年, 飞利浦公司发明了金式录音磁带,彼时,一盘90分钟的录音带只能存储700KB到IM大小的数据。1971 年,IBM推出8英寸容量为8IKB的磁盘。1980年飞利浦和索尼共同研制了数字光盘。
⑨但在今天, 除非专门购买一个读取设备,否则最常见的电脑也无法读取上述储存设备的信息,因为我们最为流行的移动存储设备已经是U盘了。这不仅涉及到硬件的问题,还有不断更新的操作系统和那些被淘汰了的配套软件。因此,可以设想一下,1000年以后的人类,面对我们今天使用的U盘或移动硬盘,可能就像一百年前的人们初次发现甲骨文一样。
⑽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那就是保存所有软件和硬件,使他们永不过时,就好像博物馆一样。但这个博物馆是数字形式的,放在云端的伺服器上。通过对内容、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一起做一个快照,加上对其所运行机器的描述,然后长期保存。在漫长的时间中,这些快照还需要根据当时的技术环境,从一个云端移到另一个云端,方便任何需要者使用。
⑾这看上去很复杂,不过,谁又能知道几千年后的情景呢?也许再过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真的就能利用一片类似五维光碟的简单玻璃保存文化、语言,以及人类的精华。这将提供给未来的文明,或是其他可能出现的一切。
(选文有改动)
【小题1】根据上下文,给第④段横线处填写个恰当的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题2】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基于这一技术,标准尺寸光碟能保存约 360TB的数据,而在温度高达190C的环境中可维持长达138亿年。
【小题3】说说第⑦段中“数字黑暗时代”的含义。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五维数据存储” 的材料是具有坚固性与稳定性的玻璃,其原理是利用其纳米锅栅编码保存信息,存储时间是地球年龄的3倍。 |
B.“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尽管成本高昂,但读取容易,有一定的商用效果,对于存储人类信息具有很大的潜力,解决了相关难题。 |
C.飞利浦与索尼研制的数字光盘,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失去其功能,其原因在于现在没有与之配套的软件与云服务器。 |
D.解决“过去的信息被将来人解读”这个难题,就要保存软件与设备信息,基于此,可考虑建数字博物馆,方便任何需要者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