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 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发展新动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表
| GDP增速(%)
|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 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
|
2010年
| 10.3
| 43.24
| 50.9
|
2011年
| 9.4
| 43.10
| 51.0
|
2012年
| 7.8
| 44.6
| 51.7
|
2013年
| 7.7
| 46.1
| 52.2
|
2014年
| 7.4
| 48.2
| 53.1
|
(1)概括材料一中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6分)
材料二:2014年以来,某省适应经济新常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经济创新发展: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削减342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省级财政发放生态补偿资金11579万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三管齐下”;98%以上的省自主创新专项由企业牵头实施。
(2)分析材料二中某省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的经济意义。(8分)
材料三: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下中国,执政党正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都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在成为新常态;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勇于破藩篱、扫障碍,推动中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正在成为新常态;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正在成为新常态;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正在成为新常态。
(3)结合材料三,说明***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是怎样有所作为的?(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