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材料一:

说明:
①该指数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发起,两年发布一次。
②中国在减碳方面表现突出。

说明:根据国际经验,环保投资占其同期 GDP 的 1%~2%,能大体控制环境污染的恶化;达到3%~5%,环境质量会明显好转。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推动其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理念要先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永葆母亲河生机活力。
材料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一个民族对所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作为重要支撑;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
(1)指出材料一中表和图所反映的我国近十年来环境保护状况。
(2)结合材料,运用围绕主题和抓住主线知识阐述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直接理论依据。
(3)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