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至27日,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行。重视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共识,触摸智能服务与智能设备共同搭建“未来生活”是大势所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智能社会的基础支撑。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由听从简单指令向拟人、智能方向不断“进化”。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特种机器人、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手术、人工智能+无人超市……从“互联网+”到“智能+”,人工智能默默的填充、改变人类学习娱乐、生产生活。
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智慧创造的一种新型工具,人类智慧的“延伸”。专家相对一致的观点是,今天的人工智能在感知和认知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情感和自主意识方面,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存在鸿沟。
材料二 腾讯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最多,1078家;中国第二,486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诞生于1996年,2003年进入平稳期。相对而言,中国在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
在面向2030年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的战略性部署中,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国际第一方阵,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动带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根据材料一,结合思维的奥妙,阐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存在鸿沟的原因所在?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未来如何实现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