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山西是中国的缩影,是我国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山西形成了煤炭、化工、钢铁、水泥等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均属于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在目前市场竞争中已不占优势。

材料二: 2017年9月11日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能源供给、消费、技术、体制革命和国际合作,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促进产血转型升级,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实质性突破,将山西省建设成为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
材料三 《意见》指出,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统一规范各类审批、监管、服务事项,创新财政金融支持转型升级方式,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美丽山西。《意见》要求,山西省政府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对本意见涉及的重大事项抓紧制定细化方案和具体播施。国家发改委要加强对山西省资源型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督促推进和检查评估。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为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3)结合材《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山西省政府如何促进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