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历史上,河北塞罕坝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然而,人们藐视自然,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塞罕坝变成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沙漠荒地,吞下的是“两山皆失”的双输恶果。
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三代塞罕坝人经过56年的艰苦奋斗,林场由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以及人们对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塞罕坝林场坚持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定位,合理种植,科学砍伐,建设了8万多亩云杉.樟子松等优质绿化苗木基地,每年收益过千万。塞罕坝林场积极与世界接轨,大力推进森林认证建设,使林产品具备了向欧美发达国家供销的关键条件,现在林场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已达约200亿元……塞罕坝人有效的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塞罕坝林场是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
(2)塞罕坝创造的绿色奇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运用发展实质知识阐述这一理念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