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2~2013年G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项目
| 1992年
| 2008年
| 2013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2447
| 36796
| 62163
|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
| 17.9
| 57
| 69
|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
| 0.6
| 1.8
| 2.9
|
市场化程度(%)
| 26.0
| 77
| 79.8
|
注:按市场发展阶段划分,市场化程度在15%—30%为弱市场经济,30%-65%的叫转轨期市场经济,65%—80%叫相对成熟市场经济。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一般在85%以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形成的制度原因。(12分)
材料二 “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G省某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养和环保意识,也让游客体味到了农村的古朴风情。这座经历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
(2)结合材料,谈谈G省某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