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垃圾存量急剧上升,“垃圾围城”正日益成为困扰中国各大城市的难解之题。
实行垃圾分类,各国模式虽有不同,但目的都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为了社会资源的再利,用;二是为了有效防止污染;三是对人的一种教化。
为了破解“垃圾围城”,某市政府拟出台系列举措,如:明确垃圾处理的监管部门,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监管,电子垃圾归工信部门监管,建筑垃圾归住建部门监管.医疗垃圾归卫生部门监管等;实施消费者责任制,对不分类的行为进行惩处。力求通过“组合拳”,打赢这场攻坚战。
垃圾作为城市发展的附属物,人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又是垃圾的受害者.我们更应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要努力让垃圾分类成为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
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1)请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阐述对“垃圾分类是对人的一种教化”的理解。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对该市政府实行垃圾分类的举措进行可行性分析。
(3)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如何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开放性试题 更新时间:2017-05-10 08:46: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