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既取决于资本、技术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也取决于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提供生态产品,而且影响和决定着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哪个地方珍视生态环境,就能获得更大的生产力;哪个地方忽视生态环境,就会破坏生产力。目前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强大,有的生产领域还出现了产能过剩,但生态产品是短缺的。
中国新能源发展迅速正引领世界潮流。中国企业2016年在国内市场投入103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及相关低排放技术,投资规模比2015年增加17%,达到美国国内投资规模的2.5倍。2016年中国在海外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大增60%,达到创纪录的320亿美元,在全球清洁能源市场位居首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新能源的世界领头羊”。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电动车电池企业开始主导过去30年由日本、韩国引领的行业。
材料二  “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表决通过,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税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求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单行税法,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的18种情形,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建设生态文明还需强化全社会行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有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健全公众监督制度,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对供给侧改革的积极意义。在群雄逐鹿,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新能源企业如何更好地发展壮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6-07 09:00: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