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 浅色桦尺蛾
| 深色桦尺蛾
|
地区
| 释放数
| 回收数
| 释放数
| 回收数
|
工业污染区
| 64
| 16
| 154
| 82
|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 393
| 158
| 406
| 19
|
(1)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______、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作____________。
(2)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____的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A.长期烟熏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C.长期自然选择
(5)在工业污染区,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