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嘲笑他
彭育彩
石冲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镇里决定在村里修一条二级公路。为了征地修路,我和罗姐带上一大捆标语去做宣传工作。途中,标语不小心散落一地。来了两个学生娃,三下五除二帮我们拾起了标语。我拿出5元钱和一包蛋黄派,感谢这两个学生娃。我问其中一个学生娃,是愿意要5元钱还是愿意要一包蛋黄派,这个学生娃选择了要一包蛋黄派。我嘲笑他:“你真是笨得可爱,5元钱可以买两包蛋黄派了。”罗姐对我摆摆手说:“不要嘲笑他。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三十年前,石冲村有个小孩,名叫李贵宝。小眼睛,大鼻子,厚嘴唇,黑皮肤,像极了非洲小难民,左邻右舍都喊他丑宝。
上学前班时,数学老师提问丑宝:“2加1等于多少?”于是,丑宝脱口而出:“等于21。”丑宝还没有学到10位数,还不知道21应该念做二十一,因此,丑宝就将“21”念成了二一。丑宝回答完毕,同学们大声嘲笑他。老师说:“李贵宝,2加1等于3,你竟也不知道,真是个猪头宝!”丑宝羞愧极了。从此,猪头宝的绰号叫响了。猪头宝渐渐变得胆怯而自卑。
初一时,学到《愚公移山》一课,语文老师在学完课文后,叫同学们谈谈读后感。叫到猪头宝时,猪头宝答道:“愚公拼老命移山,是不自量力。明智的选择,是把家搬到山外。”“猪头宝的主意不错!”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老师却将脸一板:“起什么哄?李贵宝,主席的写作目的,你到底弄明白没有?也难怪,别人会叫你猪头宝。”老师的话,像一把闪着寒光的利剑,刺疼了猪头宝的心。猪头宝的泪,流了下来。
从这以后,猪头宝的嘴像被谁封了一块胶布。他的成绩,一落千丈。再后来,连他的父母也默认他是猪头宝了。
初三时,新来了一位化学老师,这化学老师,说起话来,柔声细气的。同学们都很喜欢亲近她。有一次,讲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化学老师问:“用手将泥团揉碎成泥尘,是什么变化?”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物理变化。”
化学老师点点头,接着问:“用稀盐酸冲洗卫生间里的污垢,是什么变化?”
又是一片整齐的声音:“物理变化。”
化学老师望着同学们,皱了皱眉头。
猪头宝举手:“是化学变化。”
化学老师问:“你是怎么判断的?”
猪头宝有些得意:“同学们说是物理变化时,老师的眼睛告诉我,他们的回答是错误的。”
化学老师显得很高兴:“不错!很细心!要学好化学,就必须多观察,勤思考。” 猪头宝从来没有听到过老师的表扬,望着化学老师,猪头宝咧开厚嘴唇,嘿嘿地想笑。谁知嘴角牵动了两下,泪却流了下来。
化学老师说:“李贵宝,我发现你真的很聪明!你是珍宝!你要相信自己!”
化学老师的鼓励,就像一抹晨曦,驱散了猪头宝心中的阴霾。猪头宝的成绩,从倒数到中等,最后冲进了学校前10名。高中毕业时,猪头宝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全国重点化工大学。如今,没有谁再叫李贵宝为猪头宝了。信华化工科研所的全体职员,都亲切地尊称他为李所长。
罗姐告诉我,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化学老师。罗姐觉得,不管是什么人,他对任何事物的任何看法,都是自有他的道理的,我们千万不要嘲笑他。不信,可以找刚才那个要一包蛋黄派的学生娃来验证一下。正好,那个学生娃还在山路上学骑自行车,我把他叫过来,问他刚才选择要一包蛋黄派的原因。他认真地对我说,蛋黄派要到镇上才能买得到,从石冲村出到镇上,5元钱还不够车费呢!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嘲笑任何人对任何事物的任何看法了。
【小题1】小说里李贵宝的绰号有哪些变化?有什么用意?
【小题2】小说主体部分所述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小题3】文中画线的句子,李贵宝凭老师的眼神来猜测答案,请你评价一下这种学习方法。
【小题4】小说首尾呼应,体现在哪些情节上?
【小题5】最后一段里连用三个“任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