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落叶的生命
①想找树叶做手工,已是入冬。几场冷风冷雨,树上的叶子凋零无几,大多落在地上。不过,由于雨水频繁,落在地上的叶子湿润,还散发着树枝的气息,呼应着残存在枝头上的叶子,做最后的告别,虽有几分凄婉,却也十分动人。
②放学的时候,我和小孙子沿着落叶缤纷的小路找树叶。这时候,才会发现,秋末时分枝头上的树叶,或金黄,或红火一片,在秋风的吹拂下,是那样的灿烂炫目;落在地上的叶子却有别样的形状、色彩和风情。
③形状不一样了。由于距离的变化,拿在手中,近在眼前,才发现同样都是枫树,有三角枫、五角枫和七角枫的区别。而且,不同的枫叶,像伸出不同的触角,活了一般,让那红色的叶脉弯弯曲曲像是真的有血液在流动。不同流向的叶脉,让叶子的触角有了不同的弧度,那弧度像是舞蹈演员柔软而变幻无穷的手臂,富有韵律,让人们充满想象,便也成为做手工最佳的选择。我和小孙子用这样红色和黄色的枫叶,做成的金孔雀和红孔雀,让我们自己都惊讶,那一片片枫叶怎么那么像孔雀开屏时漂亮的羽毛呢?好像它们就是特意落在地上,等着我们弯腰拾起,去做孔雀那五彩洒金的尾巴呢。
④还有那槭树和石楠的叶子,椭圆形,粗看起来,大同小异,细看大有玄机。石楠叶小,槭树叶大,小的小巧玲珑,像童话里的小姑娘,大的像大姐姐一样温柔敦厚。石楠叶薄,薄得几乎透明,红红的颜色像是过滤了一样,淡淡的胭脂似的,可以随风起舞蹁跹。槭树叶厚,且有光亮的釉色,像穿着盔甲的武士,似乎能够听到风声、雨声;又像天鹅绒的幕布,拉开来,舞台上就可以上演有趣的戏剧。槭树叶和石楠叶最好找,几乎遍地都是,我们常常会如进山寻宝的人,总有些贪婪,弯腰拾起了这片,又抬头看见了那片,捧在手里一大捧,反复权衡,恋恋不舍,好像它们都是身边的至爱亲朋。我们用不同的槭树叶做成了不同形状的鱼,用不同的石楠叶做成了莲花,五片石楠叶错落在一起,就是一朵盛开的莲花;大小两片石楠叶合在一起,就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娇羞的莲花;再找两片小小的黄栌,要找那种还能顽强保持着绿色的叶子,放在莲花下面,就是“莲叶田田”了。
⑤当然,色彩也不一样了呢。同样是杜梨树上落下的叶子,经霜和被雨水反复打湿后,每一片叶子上的红色已经相同,那种沁入红色深处的黑色光晕,浸淫红色四周的褐色斑点,像磨出的铁锈,溅上的离人泪,似乎让每一片落叶都有了专属于自己前世故事似的,更让每一片落叶都成为一幅绝妙而无法复制的图画。由于杜梨叶比较厚实,叶子上面有一层釉色,显得很是油亮,每一片落叶都像是一幅精致的油画小品。
⑥那些随心所欲而富有才华的大色块渲染,毕加索未见得能够胜上一筹;那些飞溅而落的斑斑点点,西尔斯拿手的点彩,也未见得能够如此五彩缤纷。
⑦杜梨叶,是人们最喜欢的,我们找到的最好看最别致的一片杜梨叶,竟然是黑色的。那种黑,不是被污染的乌黑,也不是姑娘劣质眉笔的那种漆黑,而是油亮油亮的黑,叶子的边缘有一层浅浅的灰色,像黑色的火焰燃尽之后吐出一抹余韵;像淡出画面之外、空镜头里的远天远水,让叶子的黑色充满想象的韵味。
⑧真的,别以为落叶就是死掉的树叶,落叶离开树枝,不过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转移。龚自珍曾在诗词当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更是如此,更具有化为泥土中腐殖质的营养作用,来年新一轮春花的盛开,是落叶生命的一种呈现。如今,落叶生命的另一种呈现,在我和小孙子的手工中,它们存活在我们的册页里和记忆当中。
【小题1】【小题2】选文第①段描写的落叶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落叶?
【小题3】【小题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从内容或结构方面简要分析。
【小题5】【小题6】文中第④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落叶?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7】【小题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人们对落花奉献精神最好的诠释。读完此文,说说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这种可贵的精神。举例并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