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吟赏炊烟  [王苗苗]
①炊烟是乡村的符号,我这个城里长大的女孩,很少有机会细品它。而在最近的一次搬迁中,我来到了城郊定居,得以吟赏炊烟。那炊烟和青天、夕阳一起,组成了打动人心的乡村意境。 
②在我的想象空间里,炊烟是一个村落的气息,一个村落的召唤,一个村落的灵魂。炊烟应该与季节无关,它仅与乡村相伴。但当我近距离地感受炊烟,却发现它竟和季节有关。【甲】春天的炊烟,有的是青青的野菜芳香,而【乙】秋天的炊烟,安静,轻盈,古老,却多了一份金黄的浓烈,【丙】冬天的炊烟,更多了家的暖意。 
③时代确实发生了变革,炊烟和老牛一起,正慢慢成为了一个似乎陈旧的故事。许多农家的灶火暗了下去,灶洞里没有了红色的热闹,显得冰凉而孤独。每天傍晚,我漫步乡间,眼睛里掠过了碧绿的田野,掠过了低矮的乡村老屋,掠过了放学的欢快的孩子,而最让我惊喜的,是偶而一个低矮的乡村老屋上升起一缕长长的炊烟,想象着放学的儿童望见自家屋上的炊烟,也就望见了厨房里的母亲,望见了从田间回来的父亲。 
④炊烟,是乡村原始古朴的风景,它因家而诞生,因家而美丽。我带着诗意的心情去欣赏炊烟:低矮的房舍是炊烟的老家,寥廓的天空是炊烟的归宿,绿树灌丛是炊烟的衣衫,小河流水是炊烟绵长的思念。炊烟、村落、绿树、小溪,就是这样一些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古朴悠远的乡村风景画。我们可以在梦里追忆烟雨江南轻盈如水的柔美,还有朦胧炊烟下放歌的纤纤女子的柔媚;我们心灵的画布上重见旷野村落炊烟的飘逸,还有袅袅炊烟下村姑灿烂羞涩的笑脸。
⑤因为炊烟,我想起了外婆。童年的每个假期,我都去乡下,看男人的锄头和扁担把粮食从地里挑到了家里,女人的菜刀和锅铲把粮食变成了食物。炊烟日复一日地升起,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乡村,外婆用一种最质朴的生命方式,送给了我们平淡而温暖的假期生活。   
⑥袅袅的炊烟,是一首甜美的歌谣,是一个 ,是一道 ,是一段  。它曲线优美的身姿勾起的不仅是对它的回忆,更是对乡村的依恋。
⑦而今,炊烟在从乡村慢慢淡去,甚至那些晚归的男女,都是刚从城里打工归来。他们的家中,尚有老人为他们燃起炊烟,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炊烟将会消失。 
⑧炊烟是乡村最后的牧歌,而我却像一个乡村长不大的孩子,常常在暮烟四起时寻找它、欣赏它„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小题1】依据上文内容在第⑥小节横线处填上恰当的短语(写在答题卡上)。
【小题2】第②小节中有甲、乙、丙三个描写不同季节炊烟特点的句子,请任选一句并发挥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不少于30字。
【小题3】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颇具画面感和意境美,试以第④小节划线句为例进行赏析。
【小题4】第⑧小节作为全文的结尾,可谓意味深长,请仔细琢磨句中的关键词语“最后的牧歌”和“寻找它、欣赏它”,简要阐述这个结尾的深刻含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26 05:3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