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小题。
【甲】为了打赏屏幕背后的主播,16岁的少年超超先后从母亲的卡上,划走了40万元。最厉害的一次,竟连刷17个“佛跳墙”,花费1.7万元,换来了直播间里一片“赞美”之声。而类似的故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钱要不回来,家长们痛彻心扉,无能为力。
【乙】粉丝在南纬60°天空买下18颗星作为生日礼物,要不是王俊凯的18岁,谁会知道生日会可以豪华到这种程度。这些少则几千元、多则数百万元的“生日礼物”,全部出自同一个群体——粉丝(fans)。“‘爱他就要为他花钱’是粉丝心中共同的价值取向。”“不花钱的根本不是真粉丝。”
【丙】“双方其实就是一种互相消费的关系,是彼此平等的。粉丝花钱买开心,在追星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明星凭借粉丝的支持获得自己的名利。这本身就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她说,“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契约是隐形存在的。粉丝的付出一定会要求回报,这种回报通常体现在偶像越来越强大所带给自己的骄傲感和满足感。”——视王源为“儿子”的某妈妈级粉丝。
——《中国青年报》(2017.11.22),有改动
【小题1】阅读以上材料,请概括这些追星消费的粉丝有哪些特征?
【小题2】根据材料,说说粉丝和偶像都从这些消费中获得了什么?
【小题3】香港教育大学讲师周潞鹭说,“长期以来,年轻人的热情没有安全的渠道发泄,只有投入在偶像身上。”请综合以上材料,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说说你对追星消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