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坐在艾烟里的母亲
入冬,气温陡降。
外出采访正好路过老家,虽然已是晚上8时多了,我还是想来个“突然袭击”,回家看一眼母亲。
一起出来的同事把我送到村口,然后自己留在车里:“回来一次不容易,跟老妈妈多呆一会,我睡在车里等你。”我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朝村里走去。
初冬的乡下夜晚,和城里大不相同,它宁静而安详,只是在昏暗的月光下,显得有些孤独和落寞,一如我那怎么都不愿意来城里住、只愿独自住在老屋里的老母亲。
借助着月光,我摸索着到了自家的屋前。可刚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我赶紧敲门,但却无人应道。
“不会是家里失火了吧?”我的心“咚”的一下紧张了起来,连忙扒开门缝,眯上一只眼,朝里面看——屋内,灯光昏暗,而且有一股很浓的烟雾。再仔细一看,浓烟之中竟然坐着一个在打盹的人,正是母亲。在她的腿下面,放着一大堆“半燃半灭”的枯枝叶。
我一边使劲地摇晃着门,一边大声叫着“妈,妈……”母亲这才猛地惊醒了过来,连忙给我开门。
门开后,一股更浓烈、更呛人的烟味扑面而来。“妈,您这是在烧什么呀?这么呛人,会让您窒息的。”我开口责问道。
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腿上的关节痛又犯了?”我忙问道,“去年寄给您的进口止痛膏药,您不是说贴过很管用,腿早就不疼了吗?”
“是管用,但天冷一不贴就又痛了。”母亲吞吞吐吐地说,“我舍不得贴,多贵呀,十多元钱一张。用艾叶熏一下,也能止痛的。”
我听后生气地问:“有什么舍不得的?贴完,我再帮您买。再说,您要是真想用艾叶灸,那也得去中药店里买制作好的艾条卷呀,哪能自己烧这么一大堆艾叶。”
“药店里的艾条得花钱买。”母亲反驳道,“钱得省着用。”
“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这浓烟对身体有伤害不说,倘若一旦失火了,可怎么办?”
“不会那么娇气的……”听我这么一说,母亲虽然嘴上不服输,但能看出来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开始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低头不语了。
看着母亲一脸无辜的样子,我不忍心再去责怪她了,转而帮她把屋内的艾叶枝全扑灭,清理了出去。原来,这些艾叶枝是母亲在端午时从山上砍回来了,然后晒干,储存好,以便在冬季关节痛时,点燃焚熏……
清理完艾叶枝后,我来到村口,告诉同事让他先回去,并帮我向报社请个假,“今晚我要住在老家,明天一早带母亲去医院……”
如果这次不是事先没打招呼,来了个“突然袭击”回家,我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母亲居然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治关节痛,她一直都在电话里骗我说,腿已经不痛了,让我安心工作……她便是我的乡下母亲,值得我一生含泪去仰望的母亲。
【小题1】(小题1)选文开头描写“入冬,气温骤降”有什么作用?
【小题2】(小题2)品读文中画线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是管用,但天冷一不贴就又痛了。”母亲吞吞吐吐地说。
(2)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
【小题3】(小题3)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章末尾段的理解。
【小题4】(小题4)“她一直都在电话里骗我说,腿已经不痛了……”你有过类似被妈妈“骗”的经历吗?如果有,请简述;如果没有请简析文中母亲骗“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