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转移支付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种,前者由中央财政一次性划拨地方财政,纳入地方预算;后者根据地方项目建设和产业扶持需要,由中央各部门将资金拨付给需要扶持的地方和企业,往往难以监督,容易滋生腐败。(相关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整理而得。)
材料一 2013年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
用途
| 预算数
| 占比
|
节能环保
| 2007.57亿元
| 10.7%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1581.69亿元
| 8.4%
|
农林水事务
| 5406.7亿元
| 28.8%
|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 3487.42亿元
| 18.6%
|
住房保障
| 1859. 68亿元
| 9.9%
|
教育
| 1189.61亿元
| 6.4%
|
医疗卫生
| 858.92亿元
| 4.5%
|
其他
| 2373.22亿元
| 12.6%
|

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将由2013年的220个减少到150个左右,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
材料二对于专项转移支付的监管,目前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显然不多,透明度也不高,而在管理部门内部,项目申请、审查把关等关键环节往往是少数人说了算,缺少内部监督机制,上级管理部门通过书面、报表的形式进行审查把关,缺少可操作性的监督措施。与此同时,我国现行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立法层次较低,并没有将专项转移资金纳入地方预算,缺乏人大的监督,缺乏刚性责任追究机制。
(1)指出材料一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有关财政和经济发展主题主线的知识,分析设立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的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的知识为加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出谋划策。(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