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项目 年份
| GDP增长 速度(%)
| 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亿元)
| 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
|
2010年
| 10.3
| 53827
| 7063
| 43.1
|
2011年
| 9.4
| 587.5
| 8687
| 51.6
|
2012年
| 7.8
| 63005
| 10240
| 51.8
|
2013年
| 7.7
| 67602
| 11906
| 50
|
2014年
| 7.4
| 72313
| 13312
| 51.2
|
注: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此,国务院在2015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政策: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
材料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单纯以经济数据作为政绩考核的依据,并逐渐演化为以GDP论英雄。当地方政府在环境与经济利益相抵触时,往往会让步于经济利益,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为了迎合GDP考核体系,不根据实际情况,随意修改、夸大本地的GDP数字,严重忽视本地区的整体规划和长久规划。
2015年1月以来,各地两会陆续召开。多地下调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预期,上海政府工作报告甚至取消了GDP增长目标。
(1)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4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材料二中的改革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微观主体的角度,为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3)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政府淡化GDP考核的积极意义。(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