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老舍伯伯
臧小平
(1)我十分喜爱书柜中摆放的那几件小玩意儿:一位面目慈祥肩背礼品袋的圣诞老人,一个举竿垂钓但却永远没有收获的俄罗斯小怪人,几组造型逼真各具情态的惠山泥人……然而,我最珍爱的,是那个似乎不能称为摆设的万花筒。这个高高的深蓝色万花筒被安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因为,它是跟随我时间最长而又历经了一番劫难的宝贵纪念品,寄托着我深深的怀念和哀思。是敬爱的老舍伯伯50多年前从异邦把它带来,送给了那时刚满10岁的我。
(2)我是老舍伯伯看着长大的。大约从三四岁起,我就常常像条小尾巴一样缀在父亲身后,和他一起去看望老舍伯伯了。一跨进当作客厅的北屋的门槛,老舍伯伯就会笑呵呵地迎过来,和父亲亲热地打过招呼以后,他总要走到我跟前,弯下腰,用他那特有的洪亮的声音说:“大姑娘来啦!”伯伯把“大”字念得很重,那语调,那神情,令我至今难忘。当时,我总有些纳闷:“我才这么点儿,刚刚比伯伯屋里的红木桌子高出小小的一截,怎么就叫我‘大’姑娘呢?”这个疑问,在我的小脑袋中一直装了很久很久。
(3)那时候,我总爱往伯伯家跑。在丰富胡同那柿树成荫的小院中,有老舍伯伯絜青伯母和蔼的笑容,有从伯伯口中说出的逗得我前仰后合的笑话和顺口溜,有满柜子满架子的各色小玩意儿,有好看又好吃的北京风味点心。老舍伯伯爱侍弄花,小院里还有四季开不败的花和揽一叶秋风的丹柿树。到了丹柿飘香的季节,我定会捧回一篮小院特产的丹柿,它们带露含霜,极鲜极美,再缀上几片被秋风染成墨绿的叶子,真像是出自老匠人手中的美玉雕成的工艺品。父亲舍不得吃,总是先将它们摆在案头观赏,直到柿子软得几乎透了明,才不舍地分给家人,让我们共同分享友情的香醇和甘甜。
(4)老舍伯伯重友情、爱孩子是出了名的。
(5)每次从国外出访归来,他都要拟一个分配礼品名单,将一些珍贵的纪念品,送给老朋友和他喜爱的孩子。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榜上有名”了。那个深蓝色的万花筒,就是伯伯在一次访问日本归来后送给我的。这只神奇的万花筒是那样地与众不同,你转动它的时候,它能将你捕捉到的景物,变幻成一幅幅美丽非凡的画面。当我刚刚从伯伯手中接过这件礼物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把它对准那个装满各色小玩意的大书柜,立刻,万花筒中出现了那么多小猫的头、娃娃的脸和长了16条腿的长颈鹿。我惊呼着,奔到院子里,对着天上的云,对着葱郁的树,对着满院生机勃勃姹紫嫣红的花朵……我眼前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啊!
(6)我笑了,伯伯也笑了。
(7)然而,“文革”中,这件件珍贵的纪念品也同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遭到旷世的浩劫。它们被粗暴地扔进一个纸箱,粗暴地丢上卡车,拉走了。在这场浩劫中,我失去了老舍伯伯,也失去了留下哪怕一件可以寄托回忆与哀思的纪念品的权利。
(8)10年后.从母亲领回的被抄走的物品中,我意外而惊喜地发现了这久违了的万花筒。我小心翼翼地拂去上面的灰土,仿佛拭去了岁月的风尘。我珍藏起它,也珍藏起一份回忆和深情。
(9)从我记事起,每隔一段时间,父亲、伯伯或者其他叔叔伯伯们,总要相邀着去逛逛公园或下下馆子,聚会前,伯伯总要特意叮嘱,“带上大姑娘。”这许多年中到底吃了多少次饭,我早已忘却了,但永远不会忘却的,是那一次。
(10)那是国家发生自然灾害的上世纪60年代初,在“萃华楼”。伯伯是这儿的常客,上至经理,下至服务员,都是他的朋友。哪位大师傅病了,哪个女服务员生了孩子,伯伯都记挂在心上。每次去,连许多不负责招待我们的厨师和员工,都要赶过来和他打招呼,问寒暖。只要伯伯一到,你看吧,大厨师们都会拿出自己的“绝活儿”,摆上丰盛的一桌,那真是色香味俱全,有的竟使人不忍下箸。但是,那次当伯伯顺口点出那些熟悉的菜名时,一位经常接待伯伯的老服务员十分尴尬地说“真对不起您,因为缺原料,这些菜都做不出来了。”一时间,刚才还充满说笑谈话声的屋子静了下来,大家都沉默了。只有无忧无虑不谙世事的我望望这个,看看那个,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老舍伯伯看着全屋的客人,低声和那位服务员商量了几句,然后侧转身子,轻轻地抚摸着坐在他身边的我的脑袋,大声说:“大姑娘,没关系,用不了多久,你瞧吧,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都得往咱们的桌上跑,让你吃得饱饱儿的,再喝上碗大姑娘喜欢的核桃酪。临走,还让你提回去一只扎着翅膀飞的大烧鸡!”我使劲点点头,笑了。大人们的脸上,却浮现出一种我那时还不能完全理解的神情。后来,当我长大了,懂得了生活和人生之后,我才明白,那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对困难的藐视,一种对人民必定战胜天灾人祸和对美好生活不久必将到来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我想,伯伯就是带着这种精神,这种信念,和全国人民一道,度过那艰苦的岁月的。
(11)然而,老舍伯伯却没能和我们一块儿迎来“ 四人帮” 倒台的日子。他走了,在“文革”中那黑白颠倒人妖不分的暗夜里,在那非人的侮辱与殴打之中,他走了,走向了永恒。他以死作了最后的抗争。就在去世的前几天,他还给父亲打来了电话,讲他的身体,讲他的处境,讲他非同一般的感想。谁知,寥寥数语,竟成永诀! 这些年来,我有时会冒出一个大不韪的近似有罪的念头:如果老舍伯伯在那种景况下屈辱地活下来,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地承受一切,倒反而不像我所熟悉的伯伯的性格了。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非常突出的精神和几块傲骨:耿直,倔强,宁折不弯。他是纵玉碎而绝不瓦全的。否则,老舍就不成其为老舍了。
(12)魂兮归来,老舍伯伯。
(有删改)
【小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侍弄(____)(2)侮辱(____)(3)倔强(____)(4)不谙世事(______)
【小题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作者心中,关于老舍伯伯的往事历历在目。细读本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详写的两件事。
【小题3】本文题为“我记忆中的老舍伯伯”,但开篇并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从一件珍爱的玩具落笔,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小题4】本文语言细腻平和,饱含深情。请从语言表达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一跨进当作客厅的北屋的门槛,老舍伯伯就会笑呵呵地迎过来,和父亲亲热地打过招呼以后,他总要走到我跟前,弯下腰,用他那特有的洪亮的声音说:“大姑娘来啦!”
【小题5】历史的错误往往会改写个人的命运,老舍先生就是受迫害致死的知识分子。阅读文章第7段,作者连用两个“粗暴”和两个“失去”,表达出内心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