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
最后一课(节选)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小题1】对韩麦尔先生“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的原因,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
B.最后一课结束,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
D.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
【小题2】关于选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则提醒着阿尔萨斯被普鲁士占领的残酷现实,预示德语将要代替法语。 |
B.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是因为号声、钟声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 |
C.选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韩麦尔先生感人的爱国形象。 |
D.小弗朗士被韩麦尔先生爱国热情深深打动并对他无比敬爱,因此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
【小题3】对选段划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韩麦尔先生“呆在那儿”,是因为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
B.划线句子的动作描写,淋漓尽致展现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不屈的意志,读来震撼人心。 |
C.划线句子以动作描写作为文章结尾,再现了人物百感交集,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使得小说的结局“无声胜有声”,给读者留下反复回味的余地。 |
D.画线句子“放学了,——你们走吧。”一句中的破折号和选段句子“我—我—”破折号用法意义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