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就业扶贫,山东省某县积极探索建立“扶贫车间”,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就业脱贫渠道。“扶贫车间”由三类主体合力建成:
政府主导投资建设一批。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0万元,利用贫困村闲置废弃的民房、小学旧址等,建成28个“扶贫车间”。还对贫困群众实施岗前免费培训,为贫困群众就业创造技能优势,目前,全县已有1000余名贫困群众接受岗前培训。
企业主导投资建设一批。面向社会招商引资,优先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农业企业,提前签订安置贫困群众就业协议,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金融扶贫贷款,鼓励县内外企业建设“扶贫车间”15个。
个人主导投资建设一批。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或本土人员就地创业,充分利用自家庭院从事桔梗加工、手工艺品加工、电子商务营销等特色产业,方便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接受过岗位培训的群众可以更好的与“扶贫车间”用工无缝对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该县各个市场主体是如何发挥作用使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