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材料一 贵州省江口县寨沙侗寨在发展乡村旅游以前,手捧着梵净山旅游的“金饭碗”却没饭吃,长期戴着“贫困帽”,2010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 000元。
近年来,江口县立足梵净山生态文化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经营,协会管理、农户参与”的乡村旅游扶贫“寨沙模式”。“政府主导”即政府主要负责旅游规划、政策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寨沙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进行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解决了贫困乡村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公司经营”即组建旅游开发公司.负责寨沙侗寨的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宣传营销等。“协会管理”即成立农民旅游协会,负责处理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各项事务。“农户参与”即旅游公司聘请当地村民到公司就业,直接参与景区的文艺演出、经营管理等活动。
“寨沙模式”在贫困落后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后发赶超之路上做出了成功的探索。2014年,全寨人均收入达到2.4万元,实现整体脱贫,提前步入小康。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寨沙模式”对贫困地区脱贫的启示。
材料二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为全面落实国家部署,国家林业局在广泛征集意见基础上开展大数据分析研究、积极谋划,与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探索以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精准脱贫的新模式,同时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拓宽生态产业带动脱贫致富奔小康,力促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双赢”。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林业局精准扶贫工作思路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