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项 目
| 粮食生产能力
| 农民人均可支配
| 农村贫困人口
| 城乡居民收入
| |
(万吨)
| 收入(元)
| (万人)
| 比(倍数)
| |
| |
|
|
|
|
| |
2013年
| 60193.5
| 8896
| 9899
| 3.03
| |
2016年
| 61623.9
| 12363
| 4335
| 2.72
| |
材料二 “一条腿长”(谷物单产高),“一条腿短(劳动生产率低)”,中国水稻、小麦单产分别排名世界第15、22位,农业劳动生产率排名世界第91位,仅为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数世界排名第65位,低于中国综合现代化指数世界第54位的排名。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最大的发展不充分。
材料三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化水平,必须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要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近年来,随着国家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加大扶持与服务力度,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并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济意义,并就国家如何加大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扶持力度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