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张书桌
叶圣陶
①寄居乡下的时候,我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过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当地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了他。
②过了二十多天,不见他把新书桌送来,我等不及了,特地跑去问他。他指着靠在阴暗屋角里的一排木板,说这些就是我那新书桌的材料。我不免疑惑,二十多天工夫,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
③他看出我的疑惑,就用教师般的神情开导我,说整段木头虽然干了,解了开来,里面未免还有点儿潮,如果马上拿来做家伙,不久就会出毛病,或是裂一道缝,或是接榫处松了。他怕我不相信,又列出当地的一些人家来。某家新造花厅添置桌椅,某家小姐出阁准备嫁妆,木料解了开来,都搁在那里等待半年八个月再上手呢。“先生,你要是有工夫,不妨到他们家里去看看,我做的家伙是不容它出毛病的。”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黄浊的眼睛放射出闪耀的光芒,宛如文人朗诵他得意作品时的模样。
④又过了一个月,我走过他门前,顺便进去看看。一张新书桌立在墙边了,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砂纸,打磨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
⑤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又过了十多天,老木匠带着他的徒弟把新书桌抬来了。书桌是栗壳色的,油油的,发着光亮,一些陈旧的家具和它一比更显得黯淡失色了。老木匠问明了我,就跟徒弟把书桌安放在我指定的地方。只恐徒弟不当心,让桌子跟什么东西碰撞,擦掉一点儿漆或是划上一道纹路,他连声发出“小心呀”“小心呀”的警告。直到安放停当,他才松了口气,站远一点儿,用一只手摸着长着灰色短须的下巴,悠然地欣赏他的新作品。最后,他说:“先生,你用用看,用上些时候,你自然会相信我做的家伙是可以传子孙的。”
⑥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闪耀的光芒又从他那黄浊的眼睛里放射出来。
【小题1】本文以“一张书桌”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请依照示例,把横线补充完整。
定书桌——______________——做书桌——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3】文章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4】文章两次(分别在第③段和第⑥段画线处)写他说到“我做的家伙”时,闪耀的光芒从他那黄浊的眼睛里放射出来,有什么好处?
【小题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悟。
古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乐器之一。一把古琴的诞生,木料风干要长达两三年,制作前后要经历干燥、磨平、安装冠角、调音等90道工序,整个过程均为手工制作,历时三个半月至半年之久,好琴消耗的时间更长。相传南宋李清照的古琴,至今仍流传于世,为古琴大家龚一所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