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题。
刘家峡绿波
当我乘交通艇,一进入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时,便立即倾倒于她的绿了。 一条大坝拦腰一截,黄河便膨胀了,宽了,深了,而且性格也变得沉静了。那本是夹泥带沙,色灰且黄的河水;那本是在山间湍流,或在垣上漫溢的河床,这时却突然变成了一汪百多平方公里的碧波。我立即想起朱自清写梅雨潭的那篇《绿》来。他说:“那醉人的绿 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我真没有想到,这以“黄”而闻名于世的大河,也 会变成一张绿荷叶。水面是极广的:向前,看不到她的源头;向后,望不尽她的去处。我挺身船头,真不知该怎样遐想。
我想说她绿得深沉,绿得固执。沉沉的,看不到河底,而且几尺深以下就看不进去,反 正下面都是绿。我们平时看惯了纸上、墙上的绿色,那是薄薄的一层,只有一笔或一刷的功底。我们看惯了树木的绿色,那也只不过是一叶、一团或一片的绿意。而这是深深的一 库啊,这偌多的绿,可供多少笔来蘸抹呢?她飞化开来,不知会把世界打扮成什么样子。 大湖是极静的,整个水面只有些微的波,像一面正在晃动的镜子,又像一块正在抖动的绿 绸,没有浪的花、涛的声。船头上那白色的浪点刚被激起,便又倏地落入水中,融进绿波;船尾那条深深的水沟,刚被犁开,随即又悄然拢合,平滑无痕。好固执的绿啊。
这个大湖是长的,约有六十五公里,但却不算宽,一般宽处只有二三公里吧,总还不脱河的原貌。一路走着,我俯身在船舷,平视着这如镜的湖面,看着湖中山的倒影,一种美的享受涌上心头。山是拔水而出的,更确切点,是水漫到半山的。因此,那些石山,像柱,像笋,像屏,插列两岸,有的地方陡立的石壁,则是竖在水中的一堵高墙。因为水的深绿,那 倒影也不像在别处那样单薄与轻飘,而是一溜庄重的轮廓,使人想起夕阳中的古城。 我知 道,这水面的高度是海拔一千七百多米。 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那么,这个库就是一个人们在半空中接住天水而造的湖,也就是说,我们现时正坐看半空水上游呢。我国幅员辽阔,人工的库、湖何止万千,刘家峡水库无论从高度、从规模,都首屈一指。那黄河本是在西北高原上横行惯了的,她从天上飞来,一下子被锁在这里,她沉落了身上的泥沙,积蓄着力量,磨炼着性格,增加着修养,贮就了这汪沉沉的绿。船在库内航行,不时见两边的山坡上探下一根根的粗管子,像巨龙吸水,头一直埋在湖里,那是正修着的扬水工程。 不久,这绿水将越过高山,去灌溉戈壁,去滋润沙漠。当我弃舟登岸,立身坝顶时,库外却是另一种景象。一排有九层楼高的电厂厂房,倚着大坝横 骑在水头上。 绿水从这厂房里出来后,瞬即成为一股急喷狂涌的雪浪,冲着、撞着向山下 奔去,她被解放了,她完成任务了,她刚才在那厂房里已将自己内涵的力转化为电。大坝 外,铁塔上的高压线正向山那边穿去,像许多一齐射出的箭。 她带着热能,东至冀中平原,西到青海高原,北至腾格里沙漠,南到川陕。
刘家峡啊,你这一湖绿色定会染绿西北,染绿全国!
(有删改)
【小题1】在阅读课上,你和好友晓琪一起读了梁衡的《刘家峡绿波》。晓琪提出自己的疑问:文中一直称刘家峡水库为“她”,结尾却变为“你”,这是什么原因?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晓琪解答这个问题。
【小题2】你打算向其他同学推荐这篇文章,请把你的推荐语写下来。
写作提示:
①可从语言表达、写作手法、主题思想等方面来谈;
②请避开第(1)题所涉 及的人称角度;③不少于 100 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25 02:0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