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嚼春
禹正平
仲春时节,乡下姨夫邀请我去他家里嚼春,我颇觉好奇,胃口一下子被吊了起来。从小到大,只听说过嚼坚果、嚼骨头、嚼锅巴……还从没听说过嚼春,我倒要看看这春是怎么个嚼法。
翌日,沿着乡间简易公路,徐徐驶过葱绿的田野、白花馥郁的橘园和山花烂漫的山岗,来到山脚下的一座两层小楼房边。屋前空地上,晾晒着春茶、春笋、蕨菜、桃花和梨花,还未走近,混合着这几种植物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
刚落座,姨夫递来一杯滚烫的春茶,杯中茶水碧绿,热气袅袅。我接过茶杯,轻轻啜一口,味道纯正,唇齿间留下馥郁的清香。这茶确实不错,经开水冲泡,一芽二叶慢慢地舒展开来,浮在碧绿的茶水中,脉胳清晰,叶面饱满,开出一个鹅黄泛绿的春天。
不知不觉中,一杯热茶下肚,顿觉口舌生津,神清气爽。就在我准备将杯中的茶叶倒掉之际,姨夫从自己的杯中捏一瓣茶叶放进嘴里,一边细嚼着一边说,这茶要嚼,才能出味。
学姨夫那样,从杯中捏出一撮茶叶放进嘴里细细咀嚼,不一会儿,嚼出一丝春的苦涩,接着便是起风时的清凉。
接下来,姨夫又捧来一杯桃花茶。这一次我没有急着轻啜,而是先观茶汤的颜色,再闻其香气。在开水的冲泡下,朵朵桃花绽放杯中,轻轻啜一口,满嘴桃花香,眼前不觉浮现出一片姹紫嫣红的桃林。
就在姨夫准备泡第三杯杜鹃花茶时,我阻止了他,让他带我去山中嚼春。
沿屋后小径,从山脚依次向上生长着翠绿的野草、比人还高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不一会儿,姨夫指着路边一棵长有锯齿状叶子的植物说,这是蒲公英。随后,姨夫顺手摘一片,怂恿我咀嚼。像嚼茶叶那样嚼着鲜嫩的蒲公英叶子,不一会儿,齿间满是黏稠的液汁,一种发苦的味道让我直蹙眉,正纠结于要不要吐出时,新嚼出的液汁里渗出些许甜,随后越嚼越甘甜,越嚼越清凉。
当我一路品咂着蒲公英的滋味,突然传来扑楞楞翅膀扇动的声音,有鸟雀从灌木丛腾空而起,发出“快去,快去”的催促声。
登上山顶,碧空如洗,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几朵棉絮似的白云慢悠悠向天边移动。四周是苍翠的松树、带刺的冷杉和挺拔的楠竹,它们的脚下顽强地生长着稀稀拉拉的灌木和藤蔓。山风徐来,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和着婉转的鸟鸣,犹如天籁,让人心神宁静;清新的空气在周遭流动,无须咀嚼,松树的松香、冷杉的树香、楠竹的清香及各种野花的香味沁人心脾,我微醉在满山的春色里。
我们边走边看,一会儿被身边一株野花吸引过去,那艳丽的花朵恰似一只只翩翩欲飞的蝴蝶,改变了我对花的固有印象,怎么看都觉得意趣盎然;一会儿与一只树上的鸟儿相遇,它瞅着我,啁啾两声,似乎在亲切地与我打招呼;一会儿循着淙淙水声,下到山坳的溪流,捧一口喝下去,绿意顺喉道在肺腑中沉淀下来,满山的春色便留在我的心里。
就在我忙着赏春的当儿,突然,脚下被藤蔓绊了一下,一个趔趄倒在落满枯叶的小径上。拍打完身上的泥尘,我不甘心地扯一片藤蔓的叶子,放进嘴里使劲嚼,一股酸酸涩涩的滋味充满口腔,便嚼出藤蔓暗恋时的缠绵与无奈。接下来,我从鸟声中嚼出春的音符,从山风中嚼出春的温暖柔和,从松树中嚼出春的伟岸……
山中的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太阳像一只熟透的大南瓜,吊在对面山坡上的一棵松枝上,天色一下子暗淡下来。“回去,回去”,暮色苍茫中的山林,又传来那只鸟雀的敦促声,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
回眸小径闻鸟鸣,山风拂衣送人归。我真舍不得下山去,恋恋地从山道上扯一片暮色,放进嘴里咀嚼,刹那间,暮色在我的舌上齿间翻滚。
在山里嚼春,只需顺手一摘,便能嚼出别样人生。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嚼出了哪些春的味道。(答出四点即可)
【小题2】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题3】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几朵棉絮似的白云慢悠悠向天边移动。
【小题4】文中画线句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描写春天的景色?分别举出一例。(不少于两个方面)
【小题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27 06:0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