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题。
①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A) 
②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B)  
③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C)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④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   A  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   B  ,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   C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D  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D)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任劳任怨:
②周济:
【小题2】第③段文字中叙述的“母亲的聪明能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按要求概括回答。
A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④段中画线的ABCD四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A.管束 和蔼 和睦 管理
B.管理 和蔼 和睦 管束
C.管理 和睦 和蔼 管束
D.管理 管束 和蔼 和睦
【小题4】按要求写出对下面词句的理解。
①母亲管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句中加点的词语“染上一点”表现了母亲什么特点?
②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这句话在对比中既表现出了母亲的____________、善持家务,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巧于持家的________之情。
【小题5】“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这个句子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还原进去,应放在标有序号的哪一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04 04:3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