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小题。
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
黄永玉
钟书先生逝世了,活了88岁。他生于1910年,大我14岁。我荣幸地和他一起在1947年的上海挨一本只办了一期、名叫《同路人》杂志的骂。骂得很凶,很要命,说我们两个人在文化上做的事对人民有害,迟早是末路一条……钟书先生是有学问的人,底子厚,他有恃无恐;我不行,我出道才几年,受不了这种惊吓,觉得在上海混生活很不容易了,不应受到这种横蛮的待遇。害我难过了起码半年。既然是一起挨骂,倒去找了好几本钱先生的书来读。在同辈朋友中间开始引用钱先生的隽语作为谈助。那种动荡的年代,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是黑夜里的星星。
50年代在北京和钱先生、季康夫人有了交往,也曾提起过那本《同路人》杂志,钱先生说:“……老实说,我真希望今天他们福体安康……”
“四人帮”覆亡之后,钱先生和季康夫人从干面胡同宿舍搬到西郊三里河的住处,我有幸也搬到那里,正所谓“夫子宫墙”之内。打电话给他这么说,他哈哈大笑:“缘分!缘分!又绑在一起了!”
院子大,路也好,每个门口都可以泊车。有不少绿阴。早上,一对对的陌生和面熟的老夫妇绕着院子散步,互问早安。钱先生和季康夫人都能见得到;还有金山夫妇,俞平伯先生夫妇……天气好,能走得动的都出来了,要都叫得出名字的话,可算是一个盛景。二十多年来,相距200米的路我只去探访过钱家一两次。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
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钱先生一家四口四副眼镜,星期天四人各占一个角落埋头看书,这样的家我头一次见识。家里四壁比较空,只挂着一幅很普通的清朝人的画,可能画家跟钱家有值得纪念的事。钱先生仿佛讲过,我忘记了,凭一点小意思挂起来的。书架和书也不多,起码没有我多;问钱先生:您的书放在哪里?他说图书馆有,可以去借。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一番好意也是人之常情,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走去开门,来人说了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先生只露出一些门缝忙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谢谢!”那人当然不高兴,说钱钟书不近人情。事实上钱家夫妇是真的忙着写东西,有他们的工作计划,你是个富贵闲人,你一来,打断了思路,那真是伤天害理到家。来人应该谅解和理会的。
“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忽然大发慈悲通知要钱先生去参加国宴。办公室派人去通知钱先生。钱先生说:“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钱先生没有出门。
80年代我差点出了一次丑,是钱先生给我解的围。国家要送一份重礼给外国某城市,派我去了一趟该市,向市长征求意见:如果我画一张以“凤凰涅槃”的寓意大幅国画,是不是合适?市长懂得凤凰火里再生的意思,表示欢迎。我用了一个月时间画完了这幅作品,题的就是“凤凰涅槃”四个字。眼看代表团就要出发了,团长是王震老人。他关照我写一个简要的“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以便到时候派用场。我说这事情简单,回家就办。
没想到一动手问题出来了,有关这四个字的材料一点影也没有。《辞源》、《辞海》、《中华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人民日报》资料室,遍北京城一个庙一个寺的和尚方丈、民族学院、佛教协会都请教透了,没有!这就严重了。三天过去,眼看出发在即,可真是有点茶饭不进的意思。晚上,忽然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救星钱先生,连忙挂了个电话:“钱先生,平时绝不敢打搅你,这一番我顾不得礼貌了,只好搬师傅下山,'凤凰涅槃'我查遍问遍北京城,原以为容易的事,这一趟难倒了我,一点根据也查不出……”钱先生就在电话里说了以下的这些话:“这算什么根据?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教九流之外的发明,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我马上找到了,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他的逝世我想得开,再高级、再高级的人物总是要死的。不过,我以为钱先生这位人物真不平常,读那么多书都记得住,作了大发挥,认认真真地不虚度时光的劳作,像这样的人剩下的不多了。
祖国的文化像森林,钱先生是林中巨树。人要懂得爱护森林,它能清鲜空气,调节水土。摧残森林、图一时之快的教训太严峻了。我写了首诗悼念钱先生,并问候季康夫人。
哭罢!森林!
该哭的时候才哭!
不过,你已经没有眼泪。
只剩下根的树不再活。
所以,今天的黄土是森林的过去;
毁了森林再夏禹治水何用?
更遥远的过去还有恐龙啊!
今天,给未来的孩子只留下灰烬吗?
孩子终有一天不知道树是什么,
他们呼吸干风!
树,未来的传说。
那一天,
如果还有一种生命叫做孩子的话……
【小题1】品析词句
(1)分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2)品味“祖国的文化像森林,钱先生是林中巨树。”的表达效果
【小题2】走近人物
(1)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分析钱钟书的形象
(2)体味钱钟书拒绝参加国宴的原因。
【小题3】读后有感
请就下面诗歌中的任意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祭钱钟书
管窥锥指自成编 ,烟海苍茫罩九天。
直面沉浮犹戏谑 ,恣情臧否恁狂癫。
中西交错通幽径 ,今古相承赏妙椽。
可叹中书君去后 ,不知学问只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