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成长的根
王克楠
①我心里珍藏着一个村庄,她就是我的——河坡老街,一条普通的街道,一个普通的村落,刚开始时是乡村,后来变成了城市,我记着她的一切的变化和忧伤。我的身体和这个村庄一起生长。我小的时候,这个村庄是单薄的,一阵风就能把她吹走。我躺在土炕上,想着被风吹走的样子,是不是那种断了线的风筝呢?村庄里有干不完的农活,能把人搞的精疲力尽。那个时候很恨干农活,现在不一样了,非常想念那种单纯的和大地结合很紧的劳动。因为河坡老街是北方小城的一条普通街道,所以,很少有江南水墨画那样的韵味,不过,到了雨季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秋天的雨,和江南的梅雨很接近,很艺术,我心灵上的那些艺术芽芽就是那个时期闷出来的。
②老街的阳光很活泼,在院子外面的巷子里跑来跑去,有的时候,停歇我家的房顶,像一个孩子累了在歇脚一般。我喜欢阳光的力量和厚度,但是总感觉无法和它融合,我的心底藏着女孩子一般细腻的东西。我不找巷子里的野孩子玩,自己也不孤闷,我有我自己的天地,我能和院子里的大槐树说话,和落在窗头的燕子说话。我在院子里捏泥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把泥人和小动物放在月亮地里,看着它们的身上披上了神圣的色彩。我还有两件乐趣,一是看冬天在窗的玻璃上的冰花,再是看房顶天窗上的云彩。冰花是美丽的,她的美丽来自于她的形状上的变幻不定,呼啸的北风一吹,我一点也不知道她会开出怎样的花朵。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喜欢心灵陷入未知与好奇的快乐。还有房顶天窗上的云彩,每天我一睁开眼睛,就能躺在土炕上看到玻璃上的天空和天空的无限变化。这让我的思绪自由飞翔,我想成人后我写作时的那种种美妙想象的根就在这里吧。
③在我的眼睛里,月亮是忧伤的,无论月亮再明亮,也是属于忧伤的风景。所以,我喜欢一个人在院子里的月光下坐着。外婆骂我发呆,自己心里可不承认,哪里是呆呢,有一院的月光呢。月光照射在院子里,或明或暗、或轻或重、或淡或浓,像给院子盖了一个个明亮的戳子。我看着月亮,月亮也看着我,月亮不是透明的,我能看到月上的影影绰绰的黑斑,想,那可能是月亮的眼睛吧。上小学后,知道了一个神话人物——常娥,是一个敢于飞到月亮的女子,一下就认为她是世界上最有追求和最美丽的女子。夏天的时候,我站在月亮下打拳,仅仅穿一个小小裤头,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身体的成长。我为什么这样喜欢月亮呢?也许是因为她的朦胧吧,朦胧可以开辟无限想象的空间。长大后,我很是感谢在童年时挂在老街天空中的月亮,她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美以及如何体会美。
④老街上有两个邻居养着狗,一家养着永远长不大的哈巴狗,另一家养的则是那种腰身特细的柴狗,跑的贼快,是专门用来追田野里的野兔子的。小哈巴狗摇头摆尾,像个太监,我不大喜欢它;虽然我在大人眼里是属于胆小的孩子,也会用很笨的办法虐待哈巴狗,但是对于柴狗却很爱护和敬仰,因为柴狗有野性,能血淋淋地叼回一只只黄色的兔子,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许自己幼小的心田,早已被它种下了野性的种子。
⑤我是一个喜欢窗户的孩子,我喜欢窗外的绿,因为我家的后窗外是一个菜园子,虽然味道不怎样好闻,但是风景总是好极。长大后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读出了先生的童心。那个百草园,我是见过的,不过是一个并不大的荒园子而已,可是在鲁迅童年时,那是比迪士尼乐园还要大的天堂。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天堂,没有在天空挂着,就在所居住的房子的周围。我喜欢窗户,尤其是冲着菜园的那个窗户,夏天的时候,我故意把窗纱捅个窟窿,哦,还真的有傻乎乎的蝴蝶飞了进来,在我家昏暗的堂屋一跳一跳地飞,像个快乐天使。她飞累了,扒在窗子上不动,我轻轻地捏起它,把它从纱窗的窟窿里塞到窗外。当然了,纱窗的窟窿不仅可以挤进来蝴蝶,也能飞进蚊子和苍蝇。终于被外婆发现,少不了屁股挨巴掌。这样快乐单纯的时光让我受益匪浅,因为它让我时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⑥故乡的天到底有多宽?童年的世界到底有多大?每个人回忆自己的故乡和童年,总是能体会出各自不同的东西——这恰恰是成长的根。这些根系也许无法和一个人成年以后的“成就”直接联系,但它却为每个人的成长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养料。
(选自王克楠博客,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分条概括作者的故乡和童年为他的成长输送了哪些养料?
【小题2】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月光照射在院子里,或明或暗、或轻或重、或淡或浓,像给院子盖了一个个明亮的戳子。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小题5】同学们,你们的童年也正悄然远去。当你加快自己的童年时,你能体会到什么呢?你所体会到的东西和你的成长有怎样的关联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7 08:19: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