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摄食行为对动物群体的生存至关重要。对于大熊猫这种单一依靠竹子的动物来说,研究摄食行为有助于把握其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探讨圈养大熊猫摄食行为,2014年3月15日-10月20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对26只大熊猫的摄食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其择食率、摄食速率、辨别食物时间的差异,以期了解大熊猫摄食行为特征,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做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择食率
摄食速率(千克/分钟)
辨别时间(秒)
老年(16岁以上)
51.0%
0.055
6.8
成年(5-15.5岁)
74.8%
0.152
3.2
亚成年(1.5-4.5岁)
41.6%
0.072
4.5
幼体(0-1岁)
15.0%
0.006
10.3
 
注:择食率=(每日投喂的竹(笋)的总重量-剩余竹(笋)的重量)/每日投喂的竹(笋)的总重量
(1)大熊猫的摄食行为中,从幼年到成年,择食率和摄食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________;辨别时间随年龄的增加而_______,而老年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使其摄食行为的特征出现衰退现象。
(2)大熊猫幼体在0—0.5岁期间以母乳为主食,这是哺乳动物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行为,由_________决定;在一岁左右开始学习食用竹笋或竹子,这属于______行为。
(3)研究对每个年龄段的雌、雄个体的择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

数据表明,大熊猫的择食率在_______年龄段出现了雌雄个体差异最大,研究推测,成年雄性个体在繁殖和领域行为方面需要更多的能量支出,所以对成年雄性个体的饲养过程中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资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06 03:44: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