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侯德云《夏日的绿荫里躺着一头猪》一文,完成小题。
①
天地间灌满了火辣辣的热。他愤愤地骂了一句:这鬼天气!骂过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抬腿向村子走去。
②他光着膀子,衬衫随意搭在肩上。浑身上下粘叽叽的油汗把他纠缠得很不舒服。太阳快要落山了,咋还这么热呢?他觉得老天爷一定是老糊涂了,就像村里活了90多岁的那个白发老太婆一样,耳聋眼花,弄不清是是非非了。
③只锄了几垄地,他就受不住了,嗓子里冒了烟。他要回家去喝一大碗凉水,不,喝一大缸凉水,痛快痛快再说。当然啦,痛快之后,他还是要返回地里干活的。那片庄稼是他一家人全年的指望,敢不精心地侍弄着?
④走近村子的时候,他看见村头那棵粗大的老槐树下懒洋洋地躺着一头猪,一头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猪。那头猪浑身脏兮兮的,在绿荫里酣睡,呼噜打得很响。不知为什么,他对那头猪萌生了一股非常强烈的嫉妒。傻不拉叽的东西,你倒是会享个清福!他又愤愤地骂了一句,一口痰喷到猪身上,那头猪仍在呼噜呼噜地酣睡,根本没理会他的存在和他正在燃烧的愤怒。他狠狠地踢了猪一脚。猪醒了,哼哼着撑开眼皮,歪了他一眼,迅即又闭上眼睛。呼噜又起。
⑤他愣了一瞬,一下子跌到树荫里,坐那头猪的身边。他卷起一支喇叭筒老旱烟,没滋没味地吸了起来。一缕缕蓝色的烟雾飘飘乎乎地萦绕在他的头顶,他的心思也随之摇摆了起来。
⑥他叹了一口气:唉,这人哪,活得还不如一头猪哩。一头猪,一辈子不必为吃喝犯愁哇。饿了,渴了,嗷嗷吼几嗓子,就会有人屁颠屁颠地端来吃的喝的。人能行?不干活想吃饱肚子,哪儿找这样的好事呀!不如下辈子就托生一头猪吧,热天热地里躲到树底下睡大觉,真他妈的美气!
⑦一支老旱烟抽完,他又卷了一支,满腹心思仍在继续摇摆着。
⑧他想到了那头猪命运的最后时刻,心兀地颤了一下:尽管活得自在,还不是要被人杀掉吃肉吗?他扭头看了一眼那头还酣睡的猪,禁不住可怜了它一下。转念又一想:不对呀,人也是要死的,死了之后,埋在土里或是被人吃掉,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人的坟墓是一个土堆,而猪的坟墓是人的肚皮罢了。接着又想到了吃猪肉时的感觉,嘿,那滋味!他咧着嘴无声地笑了一下,嘴角湿漉漉的,淌着一些水样的玩意儿。猪有猪美气的时候,人也有人美气的时候哇。于是他郑重决定,下辈子不托生个猪了,至于托生个什么,他还没想好,以后再说吧。
⑨这时候,他看见一个人向他走来。他像突然想起个什么事儿似的,问那个人:这是谁家的猪?
⑩那人木着脸说:我家的,不知什么时候遛了出来。怎么了?

他嘿嘿着:没怎么。过年的时候杀猪吃肉吗?

有那人说:当然杀猪吃肉!要不我费心巴力地养它作甚?

我他点点头,说:好,好,到时候别忘了请我去吃肉。我家杀猪的时候,也请你去吃肉。行吗?

在那人说:当然行,就这么定了吧。

记他站起身子,拍拍沾在屁股蛋子上的土沫子,又瞅了瞅那头猪,心想:睡吧睡吧,再过几个月我就要去吃你的肉哩。

她他精神抖擞地向村外走去。庄稼地里还有很多活儿等着他去干哪。

很显然,他完全忘记了回家喝凉水的事儿,那可是他当初回村子里来的唯一目的。
(选自《语文世界》2018年7—8合期)
【小题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①开端:村民难耐酷热,打算回家喝凉水。
②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2)本文以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愤怒→______→羡慕→可怜→_______(每空填两个字)
【小题3】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新颖的标题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悬念,出人意料而又引人注意。 |
B.口语化与个性化是本篇语言的突出特征。贴近乡土与农人身份的语言,有力增强了故事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
C.小说重点描写了绿荫下的猪,因为它是引发主人公思考的一个道具,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展开。 |
D.作者借由小人物日常生活中某一瞬间的特定思考,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懒散、贪图安逸而又无奈于现实、耽于幻想和自我满足的社会心理。 |
【小题4】本文第①段划线句和链接材料都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各自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链接材料)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在烈日和暴雨下》)
都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本文第①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