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标点
(1)有时候回望故乡,曾经的点滴种种,就像一篇情节曲折细节感人的小说,心就徜徉其间,流连忘返。那份乡情浸润的记忆,如风如月,散文般动人心怀,回味悠长。那些星星点点于往事中闪烁的,就如标点般,分隔着许多情节的变换,也连缀着许多细节的相互辉映。那些标点般的存在,就是故乡烙在我心上不可磨灭的符号。
(2)村西的那条小河直直地流淌,儿时遥望河流的尽头,是无尽的憧憬,如今从记忆里望去,却是延长着我的思念。河流是一个破折号,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我的心,完成着一句最深情的表达。
(3)最眷恋村中央的老井,多少清晨同太阳一起涌起的喧闹,多少黄昏烟袋点亮井台上空的第一颗星星,它沉默地陪伴,在日月流年里。國國的井口,装进了祖祖辈辈的目光,也装进了数不尽星光月色、许多岁月的沧桑变迁。然后终于有一天,它静静地消失。老井是个句号,终结了一段过往,开启了一轮想念,它把怀念封存于过去,只有回望的目光,只有心底的温暖,才能走进它的故事。
(4)那些灵动着的鸟雀,倏聚倏散,时栖时飞,就像一群不安分的逗号,调皮地更换着位置。于是村庄故事的情 节被它们不停的打乱重组,生发出许多不被预料的精彩。还没有从一个情节中回过神来,逗号们已把另一个情节呈现。当年看不过来的细节跟不上的节奏,在多年以后的回忆里,却如慢镜头般一一上演纤毫毕现。
(5)有人说,跟着炊烟的脚步就能回到家。可是, 当隔着时空的距离,即使被炊烟牵手带回的,也不再是过去的故乡。村庄炊烟是无数的叹号,每一天的早中晚,都在天地之间书写着一种情感。就算有风,也吹不散那一缕牵挂。炊烟下的房子,就是叹号的一点,也是生长着所有梦与情感的地方。所以,跟着炊烟能回到家,一个所有爱恋的来处。
(6)村周围的那些林子,像一组巨大的括号把故乡揽进温暖的怀抱。所有的荫凉洒落,所有的温暖萦绕,多少火冬夏,故乡都在安逸宁静与幸福中存在着,它也一直这样存在于我的心里,从不曾因世事沧桑而改变。
(7)宁静的夜里,狗的叫声就像一个个顿号,在现实和梦境中切换着情节。仿佛梦里一个短暂的停顿,狗沉默了之后,又回到梦里的故事。可是在没有犬吠的都市之夜,一梦沉沉,疲惫至极,再没有一两声狗叫,缓冲一枕的流逝。就像不停地跑了许久。累到欲死,依然没能接近故乡。
(8)亲人的心是引号,我的心是引号,我们用心记取着每一句话。虽然时光走远了,那些话却一直在引号间响着,便是彼此的幸福。当亲人故去了,当时光也老了,失去了一半的引号,那些话便都散落在泪水中。我想说更多的话给他听,可是,再也没有另一颗心把这些话语留住。于是,我的思念便不可断绝。
(9)小河边的垂柳是问号,亲人弯了的腰是问号,想念时低头流泪的姿势是问号,都在问着同一句话,为什么要离开故乡?为什么宁可在终生的怀念中去爱,也不愿意守着那一方热土 。
(10)所有,父亲夜里的咳嗽声,我离开家乡的足音,母亲时常的叨念都是省略号。省略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心情,却使无言的种种如海一般将我淹没。走得越远,离得越近,永远不能省略的,都是离家孩儿的赤子之心。
【小题1】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篇写人记事的叙事散文,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了故乡的景物。
B. 本文托物言志,通过描写故乡的景物和人,赞美了故乡的美丽富饶。
C. 本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神”就是文章的中心--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
【小题2】请找出文本中具有揭示题旨和点题作用,又总领下文的句子,将其抄在横线上。
【小题3】本文的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4】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简要作答。
(1)当年看不过来的细节,跟不上的节奏,在多年以后的回忆里,却如慢镜头般一一 上演 ,纤毫毕现。(加点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2)走得越远,离得越近,永远不能省略的,都是离家孩儿的赤子之心。(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蕴和情感?)
【小题5】根据你的阅读理解,说说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不少于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