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即叶片内含氰化物(有剧毒)和不含氰化物两个品种。已知白花三叶草叶片内氰化物是经过以下途径产生的(基因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产氰糖苷酶是在细胞中的
结构上合成的,从基因A到产氰糖苷酶的过程包括
两个阶段。
(2)基因B的基本组成单位有
种,并由一定数目的基本单位按照特定方式连接而成。基因B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在
部分,而另一个部分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其中能够编码氰酸酶的序列叫做
。
(3)显性基因A、B分别控制两种酶的合成,它们的等位基因不能合成相应的酶。两株纯合的无毒三叶草杂交,得到的F
1均有剧毒,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4)F
1杂交得到F
2,科研人员收集F
2植株上的叶片,收集的植株数目满足统计要求。在加入含氰糖苷或氰酸酶前后,对每株叶片提取物中氰化物的含量测定,得到的结果分为下面4组:
| 只有叶片提取物
| 叶片提取物+含氰糖苷
| 叶片提取物+氰酸酶
|
1组
| +
| +
| +
|
2组
| 0
| 0
| +
|
3组
| 0
| +
| 0
|
4组
| 0
| 0
| 0
|
(+表示有剧毒,0表示无毒)
请分析回答:
统计F
2代1~4组实验结果的植株比例约为
;基因型有
种。如果根据叶片提取物中有无氰化物来对F
2植株的表现型分类,比例约为
;如果根据提取物中加入含氰糖苷或提取物中加入氰酸酶后有无氰化物来对F
2植株的表现型分类,比例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