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汽车的产生对人类的影响是多元的。比如,传统燃油汽车在带给人类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种种问题:汽车行驶时需要大量石油来驱动内燃机;同时,由汽车带来的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缓解我国能源依赖、解决大气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国家和地方财政都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出台了高额补贴的优惠政策。比如2018年国家补贴续航里程40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车型5万元,重庆市财政补贴2.5万元,合计高达7.5万元。

图表一
[材料二]
目前我国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纯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动力由电机输出,同时电力于充电。它技术简单成熟,充完电就可以行驶,目前续航里程已超300 公里。而且,纯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比较低。按比亚迪F3e纯电动车公布的数据,百公里行驶耗电12度,依照0.5元的电价算,百公里使用成本才6元;而其原形车F3汽油车百公里耗油7.6升,按目前6.2元的油价,成本是46.5元。其保养费用低,行驶时没有排放。缺点是充电桩少,充电不便。
混合动力汽车则同时用发动机和电机这两个能量转换器以及两套能量储存系统来驱动车辆。它续航里程长,还可以随时加油,且油耗低。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措施越来越严格,混合动力车辆由于其节能、低排放等特点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并已经开始商业化。
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氢气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运行过程中排出物是水,且可通过加注燃料来保证续航。但目前氢燃料存储和运输成本过高,能加注氢燃料的点太少,限制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材料三]
从《车壹圈》了解到,目前已在绕城、沪蓉、沪渝、渝遂、渝昆、渝邻、渝湘、渝武、渝泸高速的61个服务区建成61座高速公路充电站,244个充电桩,形成“一环八射”高速公路充电服务网络。
另外市区供电公司也加快推进城市直流快速充电站和离散式充电桩的建设,积极与市发改委、市建委对接,根据居民、商住小区的配电容量、车位配置以及充电需求,在主城区部分小区的独立车库内进行充电桩停车位的改造和建设。龙湖U城、叠彩西城、保利爱尚里、龙湖西城天街等示范小区的电桩停车位改造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将在10月完工。
[材料四]
国外新能源汽车成功发展的因素 
(一)政策的扶持 
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策。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以及环保汽车,日本实施“绿色税制”,适用对象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天然气车,购买这类车可免除100%的重量税和取得税,个别车辆还有50%自动车税的减免,这还不包括补助金的优惠。 
(二)先进的技术 
国外整车在燃料电池研发过程当中,作用和决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的零部件,包括到材料的产业链、研发的体系非常完善的。在充电桩等基础的设施建设上,国外政府更是鼓励企业间展开合作,并推进相关标准的国际化。
(三)消费者的接纳 
国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总体认识是“环保但昂贵”;且国外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决策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车辆价格、充电的便利性、充电费用、燃料费、质量可靠性、电池租赁及更换因素等。据调查,中国消费者考虑购买的因素首先是新能源汽车安全保护性和售后服务,其次是汽车使用的便利性、质量可靠性、能源耗费成本和价格等因素。由此可知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保护性方而没有足够的认识,而这一因素直接影响了其市场推广。
【小题1】仔细阅读图表一,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题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有哪些优势?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我国想要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就必须大力支持和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
B.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无论哪种类型,都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
C.车主关注的无论是高速路还是居住、商住小区的充电桩建设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D.中国消费者和国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总体认识是不一样的,国外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首先考虑车辆价格,而中国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新能源汽车安全保护性和售后服务。
【小题4】陈老师家住龙湖U城,每天来实外上课,上下班往返有60多公里,而且周末节假日他喜欢带孩子去周边自驾游,所以需要购置一辆汽车代步。某汽车销售人员向她推荐纯电动汽车,但陈老师担心电动车里程无法满足、使用保养费用高、充电不方便等问题。请你根据前三则材料,写一段劝说词,打消她的顾虑。
【小题5】为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请你结合上述四则材料,向国家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出可行性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0 05:3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