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簇拥着,清定着
龚静
①四月究竟有些不同,就在人和人坐着的花坛里,杜鹃辣辣地开着,深绿叶玫红花,映照着或默然或凝重的人脸。杜鹃好似表示着安慰,也表达着泼辣,看看吧,好看的花啊,正当时今的花啊。可是医院门口的人大多是无心看花的,人只是站在一团团火辣辣的花前,茫茫然地等待。
②四月里的杜鹃其实并不特别受人待见。前有迎春的梨花海棠樱花桃花,一波一波地绽开积了一冬冷肃的眼目,后有肩并肩的晚樱桐花紫藤,更不消说满篱满墙的蔷薇接续着暮春的深意。倘若是小个子的杜鹃,不过做成花坛花边,装饰装饰。山里的杜鹃或者叫做映山红的,当然是好看得多了,红成一坡一坡的,城里人去了定然是要举起手机拍拍的,而此时的杜鹃实在就是一个背景了。然而,倘若没有这些玫红的团团簇簇,有意无意给人目光的停留,是否医院门口的气息要沉重得多呢?
③这个季节每次去这家医院,沿途还会看到三株高大桐树,树在围墙一侧,桐花自然探于墙外高空。花色奶酪白,单体像小飞乌,簇簇拥着成团,则若垂钟,还真应了桐花之春夏过渡之花语了。桐花开花时,树是无叶的,一根根枝丫就簇簇着花。春风过处,垂下又抬首,一晃一晃的,好似倾诉春天就在时雨时晴里一晃一晃地过去了。无论奶酪白,还是粉紫色,桐花无春花烂漫之感,倒是粗茶淡饭的日常感,开在树的高处,也容易被人忽略。当风吹过时,略略的香气飘过来,峨,抬头一看,桐花开了呀。朋友说,春天里她和家人周末不开车,公交地铁出行,路过一处小区时,被路两边紫色的桐花树美到了。后来看到图片,两列紫桐花树,阳光穿过,简直是高处华章。而每次沿途有了桐花树,终途杜鹃候着,去医院的心情就会轻松些。植物花开一季,似乎并不担心下一季何处华发,只在此处,应季而生罢了。这么想着,在疾病中,或者即将终途,是会平静些的。
④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哺育着/丁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着/记忆和欲望,波动着/沉闷的根芽,在一阵阵春雨里。”在高纬度的英国,四月尚颇冷意,可是根芽在沉闷中蠢蠢欲动着。倘若艾略特生活在江南,四月就不是残忍的了,相反,四月的风是仿若一双婴要孩的手的。艾诗人真的很喜欢用“发芽”这个意象,万物萌发,或者到处缠绕。在那样春日迟迟的土地上,萌发的意象是给人想象和期待的。
⑤草木萌发的日子里人是欢喜行散的,踏青赏花的规定动作是一定要做的,尤其城里人,公园里看花哪里够呢,要到丘陵起伏的山间看油菜花。于我而言,油菜花是有几年不出去看了,想想少时走点路,就到了城外,油菜花那是生产大队的农产品,走进菜花田,随便找垄田埂,挑马兰头是少年时代的春日行散。即便二十年前,郊外的田野也是满目菜花黄。当然山间看春自是别样的,不过,倘若机缘不凑巧,倒也不遗憾辜负了四月春阳。东窗的香樟,南窗的香樟,春天里最是好看,新芽却是褐红色的,绿红斑驳,春意秋情共融,慢慢地米粒大的香樟花在风中酿出如烟淡香。还有北窗的柿树,有树相伴,欲望不那么波动,记忆倒常常回溯。树被春风宠幸着,心被树清定着。即便窗外的世界其实不那么春意暖暖。
⑥画一幅“香樟红了”,苍老树干,点成深绿草绿翠绿熟褐加朱红的簇簇叶影,可总觉得不满意,模糊的色彩氤氤里叶子的茎脉也漫漶了。那就再画一幅,单单香樟叶,绿中带红,红里皴绿,老绿和嫩绿,在圆形的宣纸上,长短大小的叶子弯下来,另一角再挂两片下来,呼应和对话。在“风中春樟”里,春节以来腿部莫名肿痛好像也在发散,其实并没太多好转,也许人体也需要以一些不适和异常来呼应春天的蠢蠢欲动。萌发的总不仅仅是身体的。
(选自《新民晚报》2018.8.3,有删改)
【小题1】文章重点描写的杜鹃花、梧桐花、香樟叶等景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小题2】“四月里的杜鹃其实并不特别受人待见”,作者对杜鹃的态度与旁人一样吗?说说你的看法。
【小题3】“开在树的高处,也容易被人忽略”的桐花在作者笔下却是那样的富有情趣,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请以第③段画线句为例做简要分析。
【小题4】第④段引用艾略特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小题5】联系全文,说说标题“簇拥着,清定着”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