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实验
编号
接种方式
植株密度(x106株/公顷)
白粉病感染程度
条锈病感染程度
单位面积
产量
A品种
B品种
I
单播
4
0

+ + +
+
II
单播
2
0

+ +
+
III
混播
2
2
+
+
+ + +
IV
单播
0
4
+ + +

+
V
单播
0
2
+ +

+ +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植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F3无病植株   实验处理
的比例(%)
F2植株
无菌水
以条锈菌进行感染
以白粉菌进行感染
以条锈菌+白粉菌进行双感染

100
25
0
 

100
100
75
75

100
25
75

据表推测,甲与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0-04 09:52: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