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牙签里的关怀

闻 已

去年11月初,我赴德国波恩考察一家园艺公司。回国前夕,为答谢这家公司的部门经理施密特先生,我特地请他到一家中国餐厅吃饭,施密特先生爽快地答应了。

德国人不喜欢浪费,我点了4道中国菜,其中有一道是牛肉炒青椒,还要了两瓶啤酒。半个小时后,菜肴和啤酒全被我们一扫而光。

我打趣地说:“施密特先生,我和您可没有吃不了兜着走啊。”

施密特看着空空如也的盘子,朝我竖起大拇指,意思是“很好”。之后,他从桌上精致的牙签筒里,抽出一根牙签,捏在手中,打量一下,说:“这是用竹子制成的吧。”然后,他向着墙壁的一隅,用另一只手掌遮住腮帮,悄悄地剔起牙。

我也抽出一根牙签,剔着牙缝,随后,将牙签放进碟中,等着服务生收拾。

施密特剔完牙,没有将牙签放在碟里,而是将其折断,接着,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块手帕,把几截牙签放在手帕上,对我说:“把你的牙签也放在这块手帕里。”

我不解,莫非他要变什么魔术,或者要派什么用场?

只见他熟练地卷起手帕,将几截牙签包起来,放入公文包里面的夹层中。

我问:“您这是干什么?”施密特说:“把它们带回家,放入粉碎机里,渣粉还是一种极好的土壤蓬松剂。”

我说:“这种小得不起眼的牙签,交给服务生处理,不就得了吗?”

施密特立刻严肃起来,正儿八经地说:“据我所知,这家餐馆暂时没有专门粉碎牙签之类物品的机器,一般都是扔进废物袋里。牙签的一端像针尖一样锐利,它可能把垃圾袋戳出一个小洞,脏东西就会漏出来,弄脏环境;牙签裹在残菜中,一旦被狗或猫吃掉,它可能卡住动物的喉咙;如果清洁人员碰上它,有可能被刺破皮肤,甚至可能出现细菌感染……”对一根小小的牙签,这位先生竟然如此“小题大做”。

后来,我知道在很多德国家庭,都有一种自己动手制作的家用小机器,专门用来粉碎木质、竹质之类的废弃物。平时,家里不能再用的日常小用具,都会被投进这种小机器里,粉碎出来的渣粉,掺和少许肥料,撒在花圃中或草坪里,据说,蓬松土壤的效果很好。他们美其名曰:这些东西来自自然,当然要回归自然。

(选自《郑州日报》)

【小题1】迅速阅读全文,可以看出,全文内容都是围绕“关怀”来展开的,你能说一下“关怀”的含义吗?
【小题2】找例子给下面句子加批注,写出自己对句中关键词作用的理解
例:着墙壁的一隅,用另一只手掌遮住腮帮,悄悄地剔起牙。
“向”“遮住”说明他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他剔牙时的“不雅”相,“悄悄”表现他不想影响别人。这三个词表现了施密特先生是一个很有修养、很文明的、有很好生活习惯的人。
只见他熟练地卷起手帕,将几截牙签起来,放入公文包里面的夹层中。
【小题3】作者为什么对施密特先生如何对待牙签进行详细的描述呢?
【小题4】从德国人对待牙签的态度,我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事,如白色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请你就这一点写一条环保标语。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10 09:03: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